少年書生,溫聲而語,不慢不急,不悲不喜,恰如春風,隻是須臾之間,便拂過了兩岸千裡江山。
於千萬之人眼中,心中,蕩起漣漪。
少年書生,聲落之時,無憂等人,默契的整齊化出聖人法身。
便見了天地間,十二道聖人虛影激射而起。
人前顯聖。
十二仙身。
長風避鋒芒,大浪化平庸。
一位先生,十二聖人,五千修士。
一方戰場,十裡橋麵,千裡靈江。
忘憂山一山,止戈浩然兩座天下。
這是一場彆開生麵的勸架,至少在浩然的曆史上從未出現過。
莫說是浩然當前紀元,便是往上一直數,乃至永恒界,自荒古紀元至今數千萬年的歲月裡,也未曾有過。
從今往後,紀元更迭,縱是百萬年,恐都再難有人效仿。
區區五千人,止戈兩座天下數千萬人,欲要以一己之力,平息兩族數萬年的積怨。
便是有那麽一個人像許輕舟一樣勇敢,可他的身後未必能站著許輕舟這麽多人。
這般一幕。
當真是驚駭世人,忘憂山自今日起,必將載入史冊,無論此戰,成功與否。
此時此刻。
兩座天下是安靜的,無聲寂靜。
何為止戈?
說好聽一些,便是勸架,當一個和事佬。
說難聽一些,就是沒事找事。
這始終不是在打架,而是一場戰爭。
參與者,聖人上百,生靈千萬計。
忘憂先生想要平息此戰。
唯有一種辦法,那就是以實力鎮壓兩座天下。
就如剛剛一開始那少年說的一般。
誰動揍誰。
不單隻是說說而已,還要真打得過。
不可否認,忘憂山很強,一位先生,十二聖人。
便是那些剩餘的修士,每一個身上的氣息,都是極強的,且滿身法寶,泛著仙光。
可歸根結底,他們依舊隻是五千人。
而他們需要麵對的,卻是整整兩座天下。
一人攔下數千萬生靈。
和五千人攔下數千萬生靈。
於眾生而言,聽起來,似乎並無區彆,都是癡人說夢罷了。
但是。
不知道為何,兩座天下,不管是聖人,還是人族,又或是小山般的妖族也好,此時此刻,卻是噤若寒蟬。
並沒有先前的嘲弄,譏諷和戲弄。
有的隻是無聲的矚目,滿目的敬重,和稍許恍惚。
而這一切不是因為那十二道聖人法身有多強,也不是因為那數千的神兵天將有多優秀。
一切隻是因為戰場中央,那個站著的白衣少年書生郎。
忘憂先生。
兩座天下,近兩千年來的傳奇。
他的故事早已流傳在四州八荒。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行善積德,渡化蒼生。
不以善惡分人妖,不以對錯論成敗。
等等等。
這些話,這些事,一直流傳在人間,被寫進了書裡,被記在了心裡。
於此間大多數人與妖而言。
雖然此生初見忘憂先生,可是他們的大半生裡,受了族中老者的耳濡目染,對於這位先生的敬重是由衷的。
就似刻在了骨子一般。
今日。
這位先生問世人間,他們能親眼見證。
於他們的潛意識而言,便是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