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秦雅夙講五王之亂(2 / 2)

我反正沒懂這是什麼邏輯。

他們冒天下之大不韙,於平樂20年7月登基稱帝。

西楚秦東良,後蜀秦百樓,前燕秦快,西宋秦運,成漢秦居。

【史書】平樂20年9月,沈仲南在部隊休整兩個月後,當機立斷,率領大軍回京勤王。

此時的沈仲南實力堪稱恐怖。擁兵七十二萬,帶甲數萬,軍械充足,甚至可以做到有的士兵配多把武器,十八路禁軍(今十三路)正式形成,但當時的編製還是營。

【史書】10月底,大軍行至奇丘的時候,五國之軍東拚西湊出來的一百多萬人(實際人數不明,應超一百萬),由後蜀兵神鄭天敖帶領,號稱百萬大軍,抵達奇丘,就是為了攔住沈仲南的腳步。

給成漢皇帝秦居率領十萬親軍攻打洛京留出時間。

結局嘛,大家也知道。

【史書】沈仲南采納了陸天成的圍獵戰術。

我隻精通權術,兵法我不太懂,這個圍獵戰術我隻看懂了一部分,我覺得核心思想就是以快打快,用自身的各種優勢打對麵的弱勢,在每個小戰場造成局部多打少。

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由於他們是拚湊出來的各國聯軍,默契、配合、信任上都有問題,總結就是:大軍的組織並不嚴密,跟沈家軍鐵板一塊的情況判若雲泥。

於是沈家軍利用自己這邊江湖高手多的優勢,還有斥候營的情報能力,在夜裡采用暗殺和絞殺的方式先乾掉敵方的中層、上層軍官。

不得不說,鄭天敖是很有實力的,他的軍陣部署十分嚴密,安營紮寨也是天衣無縫。

如果不是有斥候營的強大情報能力,圍獵戰術根本無法成立。

聽說在情報方麵立了頭功的是一個叫白朽的少年,倒是跟白朽營的名字一樣。

這樣,聯軍的上令下達出現了問題。

沈仲南瞅準大軍遠道而來,一定是疲於奔命。

那麼擺在沈家軍現在麵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要圍殲,還是大軍直接壓過去。

各有利弊,圍殲好處多,但是難度大。

平推容易,但後患無窮。

最後沈仲南說服玉夫人,采納陸天成的計劃,圍殲。

所有人都要在天亮之前,悄無聲息地運動到指定位置,形成一個大口袋。七十二萬人,圍一百多萬,難度可想而知。

他們準備了大量的馬匹,大批步兵不善馬術,隻能勉強騎一騎,一旦運動到指定地點,立刻拋棄馬匹,不要心疼。

斥候營暗探配合江湖高手在營中穿梭,不斷搞刺殺,基本等明殺了,手腕上係著紅色絲帶為記號。

好在包圍圈順利形成,配合大軍向中間收縮。

派了一隊相對較弱的人詐敗,鄭天敖雖然沒有上當,但當他剛開始起疑的時候,大軍就已經收攏了。

中間還有遊擊戰術,還有好多奇妙的戰略。

穿插戰術,派多路騎兵切入,把聯軍之間分割開。

鄭天敖利用本方優勢,設下重重陷阱,用有限的速度做到了最完善的布置,換了彆人早被打懵了。

本來鄭天敖計劃統一方向突圍,卻因戰旗被刺客砍斷,導致軍心大亂,大家如一盤散沙,無力組織有效對抗。

後麵陸陸續續地又打了大小戰役數十場,楚軍幾乎全勝。

最終隻有鄭天敖率領幾百殘兵敗將殺出重圍,其他人全部死在奇丘。

這奇丘之戰導致諸位王爺幾十年無力舉兵,甚至隻有自己的都城和邊境有軍隊,領地內裡其他地方是空的。

整個奇丘之戰,從第一次交鋒到打完隻用了三個月,沈仲南從此獲得“白甲屠夫”的稱號。

【史書】平樂21年春節,大軍趕到洛京,隻見生靈塗炭,大軍衝入皇城,斬殺成漢軍卒萬餘,於殿前救下皇帝。

齊武宗當場封他為楚王,將西南三州封給他,將秦東良的西楚改稱南越,並承諾,西南三州如果能收複,他就是異姓王。

【史書】平樂21年1月,沈家軍正式更名:楚軍,封賜沈仲南為:楚玄王,封地:平州,西州,荊州,再加封護國公。

但我剛才說了,西州和荊州還在秦東良手裡呢,爺爺純純在給沈仲南畫大餅……

【提命司大事誌】:成漢皇帝起弑君之心,疑是玉芙安和沈仲南的安排,但查無實證。奇丘之戰純屬意外。

主要是實在沒想到這五個天才敢稱帝。

【史書】這一戰成為斥候營最大的情報失誤事件,史稱:五王亂來。

不止史書上這麼寫,提命司的卷宗裡也是這麼寫的。(心裡話:我覺得亂來這個詞用得太輕了)

本來朝廷是想讓楚軍趁勢統一天下的,這也是我覺得爺爺最愚蠢的一點,總把彆人當傻子,太理想化了,還非得信那些神神叨叨的文官的話。

人家沈仲南留了個心眼,推說有心無力,大戰之後損失慘重,要回平州修整。

朝廷的軍隊也快打光,殿前司就剩兩人一馬存活,可見戰況慘烈。

人家楚軍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朝廷也奈何他不得,四國加上朝廷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的大軍回了平州。

史書上沒寫具體還剩多少人,根據這些戰報的戰損來看,楚軍大概還剩下20多萬人,接近五十萬人永遠地留在了奇丘。

驍天營、靖伏營、神武營、虎威營、古字營、禦天營、宣武營、百鸞營、破曉營在奇丘被打到取消番號,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啊(哀傷,我要是有這幾個軍隊早就統一天下了)

後來楚軍重建的時候,重建了驍天營、靖伏營、神武營、禦天營。

古字營、虎威營、宣武營、百鸞營、破曉營由於全軍戰死,連主將和軍師都沒留下,最後也就成了十三路禁軍。

從平樂21年一直到平樂30年年底。天下無戰事,朝廷無力征討逆賊,諸位王爺的家底也敗得精光,需要時間休養生息。

也是這段時間,漓州總兵歐陽龍、濱州總兵葉明靠著掃蕩東南海盜開始嶄露頭角。

但是他們不成氣候,畢竟上麵還壓著個王爺,他們隻是負責給王爺打海盜。

爺爺發現了西邊的勢力連成一片,如今西部蠻子威脅已解除,索性把徐州總兵公孫平川,涼州總兵許雲天,調往東北。

這9年之內,五位皇帝和朝廷忙著休養,沈仲南卻乾了一堆事。

大肆招攬江湖人士進入楚軍,設立武字營,專門由江湖武夫和練氣士組成。

重建楚軍,正式成立西楚一十三路禁軍。

在回平州的路上,借口路上山賊眾多,途中增設立楚王拱衛司,表麵上楚王府下轄的保衛機構,其實就是搞情報的。

回到楚地後改組為天策府。

利用平州交通便利的優勢,派人溝通西域,也就是被打爆的蠻族。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

彆小看最後這幾個字,非常的重要,西域的物產、技術都流入大齊,大齊的物產、文化也對他們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史書】平樂30年,西楚發動平天之戰,同時宣戰四國,成漢、西宋、前燕、後蜀。

【史書】在葉明、歐陽龍、公孫平川、許雲天和蕭家的配合下,花了24年,陸陸續續掃平了所有王爺。

還有西部的南明,是境外蠻族,常年挑釁大齊,也是西夏的前身。

周澤端的父親就是為了南明戰死的。

大封天下的時候,葉明封湘王,公孫平川封靖王。

歐陽龍封南疆王。

許雲天先祖身為皇族後裔,之後犯了錯被貶為庶民,如今立下戰功,被封秦王。

如果從族譜上論的話,我爺爺要管他喊表弟。

唯一和西楚有和約的南越逃過一劫,在這些年間攻打西南蠻夷,統一了蠻荒之地,也有了不少領土。

這些領土後來並入了西楚三州。

【史書】平樂54年,齊武宗駕崩。各地勢力蠢蠢欲動。

沈仲南趁機把天策府的人員原封不動地編入楚軍,改名白朽營。

【史書】平樂54年春節,仁宗登基,年號靖觀。

我爹登基後,眼裡揉不得沙子,靖觀2年,下令沈仲南率軍平定南越。

然後就有了裴天玄的八百驍騎下江南。

這個江南不是如今的江南,是南越關前的一條江,渡過江後二十裡才是南越關。

沿岸守軍見到西楚軍旗,望風而降。

沈仲南大軍直抵南越關下。

裴天玄在當地鄉民的指引下,找到一條小路,率領八百驍騎,一路勢如破竹,大破越軍。

此為東嶺之戰。

【史書】靖觀3年,南越敗退,改名南梁。

【史書】靖觀15年,父親得知我二哥錦王有謀反之意,派太師魯迎天去調查。

同時,怕西楚獨大,派了離得比較近的鎮北大將軍蕭萬年前往。

大軍將天武城團團圍住。

聽說玉夫人個許夫人的死也和這事有關係。

最後的結果就是,錦王確認有謀反之心,且有謀反之實,證據確鑿,蕭萬年進攻天武城,沒遇到像樣的抵抗。

【史書】靖觀15年底,為了平衡楚玄王沈仲南的勢力,加封鎮北大將軍為韓武王,就藩幽州。

而後幾年,繡陽之戰,白骨嶺之戰,西翔之戰,渭水之戰,新原之戰。葬送了南梁幾十年積累的根基。

【史書】靖觀16年,天下平定。楚軍班師回朝。

【史書】靖觀19年,在跟朝廷一番勾心鬥角之後,沈仲南正式就藩西楚三州。開始一心一意經營西楚。

靖觀20年,我出生啦-父皇可喜歡我了。

天下已平,一切都已塵埃落定,這個時候添丁進口,父皇對我倍加寵愛,這算是我的一個優勢吧。

父皇跟我說過,我出生於天下安定後的第一年,他覺得我是上天賜給他的祥瑞,把我當寶貝一樣寵著,也很信任我。

當然,他也是覺得我是女子,不可能權勢滔天,奪權篡位。

所以我經常幫父親處理一些事。

我因此得到機會通過各種手段籠絡朝中大臣。

建立自己的小諜報網,慢慢把手伸向朝中的每一個大臣。

唉,隻有親身經曆才知道這是多麼難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我有謝士昭的把柄,基本就把握住了一大半官員。

當然,藏的很深,他們明麵上是各個皇子的門下,實際上全捏在我手裡。

父親寵信我,有一次父親跟我談心,問我如何解決黨爭。他已經心力交瘁。

我提議可以設立一個諜報機構,直接向皇上負責,無孔不入地安插暗探,有自己的監獄,有獨立的執法權、審訊權。

父親十分滿意我的提議,問我願不願意替他分憂。

在他的觀念裡,女子不可能繼承皇位,我又有點能力,所以他很信任我。

於是我果斷接下了這個差事,這個機構就是提命司。

我任提命司統領,這是我後麵許多計劃能實施的重要前提。

我做了不少成績,排除了朝廷很多隱患,父皇愈發信任我。

而我通過提命司,也利用後宮爭鬥,直接或間接地殺掉了所有的皇子。

我爹生了26個孩子,我是第26個,生完我,我爹已經折騰不動了。

其中老6,老13,老17,老24都是病死的或者死於各種意外的。

老2死在天武城。

老3死在西楚討伐南明的大戰裡。

老大、老15、老23死於宮鬥,不是毒死就是溺水,沒點新鮮的。

老5,還有老8,老9,老10,都去外地就藩了。

七哥在替父親巡遊途中,被我派人暗中抓住,親手做成人棍,我留了他一隻眼睛,讓他親眼看著自己被淩遲,他的慘叫好好聽,好爽~

但是他體質不太好,才折磨一個月就死了。

對外說是失蹤,我做成了山匪劫殺。

殺七哥的那批人也被我殺乾淨了。

四哥是最有希望繼位的,結果被我派人離間他和父皇的關係,被父皇廢為庶人的,我把他偷偷抓回來,親手折磨了他三個月才死。

25哥是對我最好的哥哥,從小就一直陪我,帶我一起玩,所以我殺他的時候很不忍心,但是在親手折磨他的時候我是最爽的!

其他的都是死在我手裡的,最短的也折磨了半個月,最長的折磨了兩年。

他們看向我的眼神簡直太棒了,充滿了恐懼、驚詫,和難以置信。

連同他們在朝中的鐵杆支持者。還有他們的母族,前前後後殺了大概一百多人吧。

父親到死都不知道這些事。

他那個時候病入膏肓,

他死前,本來想讓五哥繼位的,他相信我會把詔書送到五哥手裡。

到死他都覺得我是一個忠心耿耿,一心為大齊的好閨女~

可是……我就在京都,再跑去五哥那邊豈不是太遠了,皇位我坐也一樣嘛。

皇上都死了,改份密詔還不是手拿把掐的,何況幾乎滿朝文武都是我的人。

我那麼對七哥,四哥和25哥是有點原因的。

七哥從小就打我罵我,看不起我是庶出,經常捉弄我,搞得我顏麵掃地,連一點小小的事情都要嗆我,我從來沒在他麵前說過一句完整的話。

父親覺得是小孩子玩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4哥是因為他強我所難。所以我對他的手段是最殘忍的。

25哥是個意外,他發現我在鏟除異己,我怕他泄露出去,所以才把他抓住。

本來想折磨到他變成行屍走肉就行的,可是一不小心玩死了……

所以,五王之亂造就了沈仲南這個英雄,朝廷感受到了威脅,朝內又有黨爭,促進了提命司的設立。

說來,我還真想見見沈仲南。

我說得很多內容都不夠詳細,主要是把大概的都介紹了一下,畢竟那些細枝末節我也不是很在意。

好啦,沈哲過幾天就到京都了,我先去準備啦,得好好款待他一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