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農家院,與平日的寧靜截然不同,院子裡整齊地擺放著租賃來的簡易餐桌。杜小平本家那些年輕力壯、分工明確負責上菜的子侄們,開始一趟又一趟地從廚房穿梭而出,不斷地為賓客們端上具有西山特色的八大碗。
巨石村這場葬禮,看似有著一套嚴謹的流程和諸多講究,可實際上也透著一種質樸的簡單。桌上沒有常見的酒,沒有用來招待賓客的煙,沒有寓意甜蜜的糖,也沒有閒暇時嗑著的瓜子。
李曉陽坐在桌前,好奇地看著眼前的一切,對於他而言,這是第一次品嘗這種八大碗。他拿起筷子,夾起一塊色澤誘人的麵筋放入口中,細細咀嚼,隻覺得味道醇厚,那鹹香的滋味在舌尖散開,讓他吃得津津有味,不禁在心裡暗自稱讚:“這西山八大碗果然味道獨特,好吃!”
也許是大家心裡都還惦記著葬禮後續的任務,無論是前來吊唁的賓客,還是幫忙的朋友,吃飯的速度都格外快,不到半個小時,宴席就接近尾聲。那些負責端盤子的年輕人手腳麻利地收拾著桌麵,迅速撤掉餐具,因為下一個重要的環節即將拉開帷幕,這場葬禮還在繼續,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為逝者送上最後的一程。
韓雙成此刻早已雷厲風行地領著另外一群精壯的年輕人抵達了杜小平家。他們迅速而有序地行動起來,先是將那些一直跪坐在水晶棺前麵、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年輕人全部輕聲勸起,引領著他們移步到院子裡的一角,讓他們繼續跪著守靈,同時又細心地安排了幾個年輕人穩穩地拿著花圈,神情肅穆地跪在後麵。
而在另一邊,另外一批年輕人則小心翼翼地抬起那幅剛剛漆好、散發著嶄新氣息的棺材,緩緩地進入了杜小平家的客廳,穩穩地放置在提前擺放好的兩條結實的板凳上。
幾位上了年紀的婦女,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前,開始往棺材裡麵仔細地放置被褥,她們的動作輕柔而莊重,每一個褶皺都撫平得仔仔細細,仿佛這是她們能為逝者做的最後一件貼心之事。
緊接著,一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深吸一口氣,齊心協力地打開了水晶棺,動作輕緩地將杜喜花的遺體莊重地抬放進棺材之中。
杜小平站在一旁,眼神中滿是不舍與眷戀,他的手中緊緊握著一些鋼鏰,輕輕地灑進棺材裡麵,那清脆的聲響在這凝重的氛圍中顯得格外清晰。隨後,他又拿起準備好的五穀雜糧,緩緩地撒進棺材之中,每一把穀物都承載著對逝者的祝福與祈願,希望她在另一個世界能夠衣食無憂、平安順遂。
入殮儀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待一切停當之後,德高望重的杜滿倉大爺在外麵高聲招呼著那幫在院子裡跪著的年輕人,帶領著他們緩緩走進屋內。
屋內的氣氛凝重而壓抑,年輕人們懷著沉重的心情,圍著棺材慢慢地繞了一周,他們的目光緊緊地落在棺材上,這是他們瞻仰逝者最後一眼的時刻,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淚光,仿佛在與逝者做著最後的告彆。
轉了一圈之後,杜滿倉大爺再次將這幫年輕人領出屋外,輕聲地讓他們排好順序,繼續虔誠地跪好。
杜滿倉抬頭看了看時間,神色變得更加凝重起來,他快步走到屋內,眼神堅定地指揮著那些年輕的小夥子們。
小夥子們會意,咬著牙、憋著勁,將那厚重的棺材蓋緩緩地抬到棺材上麵。隨後,有人遞上巨大的鐵釘,他們高高舉起錘子,一下又一下地用力敲打著,將棺材蓋死死地釘牢,每一下敲擊聲都像是在訴說著生者對逝者的挽留與不舍,也像是在為這場塵世的離彆畫上一個沉重的句號。
到了這個時候,外麵原本熱鬨唱戲的喇叭匠們也停下了戲曲的演奏,轉而死命地吹奏起那哀傷悲愴的《祭靈》。那如泣如訴的嗩呐聲仿佛具有穿透靈魂的力量,院內無論是曆經滄桑的老人,還是稚氣未脫的孩子,聽到這悲愴的曲調,心中都像是被什麼東西狠狠地揪了一下,泛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澀之感。而杜喜花的侄子們、侄女們更是悲痛欲絕,他們哭天搶地,哭聲劃破長空,似乎要將心中所有的悲痛都宣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