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忙點頭應允,心中暗自警醒。她鄭重地說道:“祖母放心,孫媳定當銘記在心,時刻提醒自己謹言慎行。關於四王的年禮,孫媳覺得咱們還是再斟酌一番。”
“你,可是聽到了什麼風聲?”見張慧仍舊執著於四王的年禮,老夫人凝聲問道。
“孫媳雖未聽到什麼風聲,但孫媳每每想到宋太祖曾說的話,就渾身冰冷。”張慧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宋太祖說了什麼?”老夫人不解的問道。
張慧聞言握住老夫人的手輕聲說道:“祖母,宋太祖曾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為此直接出兵滅了南唐。如今的四王同那時的南唐又有什麼區彆呢?鎮守四方,且手握重兵。
祖母,四王乃是異姓王,祖上又都是開國的功臣,無論是軍中還民間,都享有極高的威望。聖上雖然表麵上對他們恩寵有加,但心中難免會有所猜忌。
我們榮國府作為軍功發家的勳貴,與四王之間既有同袍之誼,又有利益糾葛,因此在準備年禮時更需小心翼翼,以免觸怒聖上,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真有那麼嚴重嗎?”
“祖母,孫媳曾聽說四王軍中隻認主帥,不識君王!”
“這話你聽誰說的,可曾證實過?”老夫人緊張的問道
張慧的聲音更加低沉,帶上了幾分憂慮:“這話雖未經證實,但在民間流傳甚廣,足以說明四王在軍中的威望與影響力。
聖上作為一國之君,自然希望軍隊完全忠於自己,對任何可能威脅其統治的力量都會保持高度警惕。
我們榮國府與四王之間關係複雜,若是在年禮上稍有不慎,被聖上誤解,那這些年祖父他們所做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老夫人聞言,臉色變得更加凝重。她深知張慧所言非虛,榮國府與四王之間的關係確實需要謹慎處理。
老夫人沉默片刻,突然問道:“慧娘,你覺得這年禮,咱們應該如何安排?”
“祖母,孫媳隻是內宅女流,見識終究有限。這事最終還是要祖父拍板才行。不過,孫媳願意提供一些建議,供祖母和祖父參考。”張慧謙遜地回答道,臉上帶著一絲溫婉的笑容。
“但說無妨,你祖父他常同我說你心思細膩,有遠見。若生作男兒,張家又添一麒麟子。”老夫人鼓勵地看著張慧,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張慧聞言,臉頰微紅,連忙謙遜地回應:“祖母謬讚了,孫媳不過是多讀了幾本書罷了。至於祖父的誇讚,孫媳更是不敢當。”
“好了好了,不必如此自謙。”老夫人打斷了她的話,繼續說道:“關於年禮的安排,你既然有想法,就儘管說出來聽聽。府中雖說是你祖父做主,但他畢竟上了年紀,腦子也大不如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