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知嫁入國公府多年,未能為賈家延續香火,心中已是愧疚萬分。一時失態,口不擇言之下說出這等不過腦子的話。
我讀書少,日後還請大嫂多提點我些,讓我不至於因為自己的無知而犯下大錯。”
史太太見狀,故作欣慰拍了拍張慧的手,笑道:“好孩子,母親知道你今日受委屈了。可就像你說的那樣,赦兒和政兒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那是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存在。政兒他們若過得不如意,你和赦兒也不能乾看著不是?
老二家的年少不懂事,日後你多提點著,咱們家才能越過越好不是?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自家的親兄弟,再怎麼也比外人強不是嗎?”
張慧聞言,心中雖對史太太的那套不以為然,麵上卻愈發恭順,柔聲道:“兒媳省得了,定當謹遵太太教誨,把二奶奶當作自家的親姐妹。”
一旁的王氏,聽罷此言,心中雖仍是恨意難消,卻也隻能裝作一臉感激的樣子。
於是,她輕移蓮步,上前幾步,福了一福,低聲道:“大嫂寬宏大量,弟媳感激不儘。日後定當謹言慎行,不負太太與大嫂厚望。”
史太太見狀,心底如何不說,麵上卻仍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笑道:“如此甚好,一家人就該這樣。”
張慧握住王氏的手,溫聲道:“二奶奶不怪我多嘴多舌討人厭就好。這三年,辛苦了二奶奶了。
既要照顧二爺,侍奉公婆,還要操心府中的庶務,以至連個喘氣的功夫都沒有。
我每每想起這些,就覺得心中羞愧難當。如今我回來了,二奶奶就全當給自己放個假,好好歇息幾天。
待二奶奶給狸奴添了個兄弟後,就不能一直當甩手掌櫃了哈。”
史太太見張慧繞來繞去,又繞道中饋上麵來,隻得壓著心底的怒意,笑道:“老二家的,你大嫂說得是,你回頭就把府中的對牌和鑰匙送去靈犀堂。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好好保養保養身體,來年給老婆子抱個大胖孫子出來。”
王氏一聽史太太提到對牌和鑰匙,心中不禁咯噔一下,她雖有心推辭,但看到史太太眼中的警告,隻得勉強笑道:“哪裡還需要母親囑咐,接到大嫂回府的消息後,兒媳就命人把賬冊子送去了靈犀堂。
這對牌和鑰匙,兒媳本打算明日親自送過去的,如今被您這麼一說,到顯得兒媳憊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