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彭城之行(2 / 2)

劉義隆聽到劉義恭的建議,不禁陷入了沉思,“太子……”他喃喃自語,隨後目光堅毅地轉向劉義恭,“五弟,你說得有理,太子身為國之儲君,理應學會如何應對各種國家大小事務,就讓他跟隨八皇子一起去彭城,也好有個照應。”

劉義隆凝視著太子劉休遠,眼中閃爍著關愛與憂慮交織的光芒,溫和地詢問:“太子,你的風寒可大好了?”

劉休遠微微躬身,臉色雖仍顯蒼白,卻透出一股堅韌之色,答道:“回陛下,臣的風寒已基本痊愈,多虧太醫精心調治,現已無大礙。”

劉義隆點點頭,神情轉瞬變得凝重起來,他微微歎口氣,:“你衡陽叔,唉,他竟然走得如此匆忙,朕連最後一麵都沒能見上。你八弟休秀年紀尚小,這趟去彭城怕得多倚仗你了。”

劉休遠他抬眼看向劉義隆,語氣堅定而誠懇:“陛下,臣雖剛從風寒中康複,但如今身體狀況已足以出行。衡陽叔生前勤於國事,臣身為太子,也理應為陛下分擔憂慮。”

劉義隆聽後,眼中的讚許之色一閃而過,對劉休遠說:“太子,你能如此顧全大局,朕感到欣慰。但一定要注意身體,此行既要儘哀,又要謹慎處理國事,切勿讓風寒複發。”

劉義隆坐在禦座上,凝視著太子劉休遠,劉義隆停頓片刻,然後一字一頓地吩咐道:“既然事情發生得如此突然,那麼就依照太尉的意思,事發突然,太子你和你八弟今日夜晚就即刻啟程吧,路上務必相互扶持。

夜幕降臨,皇宮燈火闌珊,寂靜中透露出幾分莊重與哀傷。太子身邊的貼身太監陳慶國動作熟練而敏捷,仔細挑選了幾件質地舒適的衣物,一一折疊整齊,放入精美的木箱之中,準備供太子劉休遠及其八弟劉休秀夜間趕路使用。

月色朦朧,劉休秀那雙清澈的眸子裡流露出感激之情,他輕聲對劉休遠說:“大哥,謝謝你肯陪我去彭城,八弟知道你剛恢複不久,又要去麵對這樣的辛苦奔波。”

劉休遠微笑著拍了拍劉休秀的肩膀,寬慰道:“八弟,你我兄弟情深,何須言謝。衡陽叔如今他不幸仙逝,我作為兄長,自然應當陪你共渡難關。況且,處理七叔的身後事和國事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你不必為此掛懷。”

劉休秀聽後,眼眶微微泛紅,他用力點了點頭,那股依賴與感恩交織的情感在月色下流淌,他低聲道:“大哥,我會記住你的教誨。”

於是,兄弟倆在月色籠罩下登上了馬車,踏上了前往彭城的漫漫長路,他們的背影在夜色中漸行漸遠。

黎明時分,晨霧繚繞在道路兩旁的田野,車輪滾動的聲音在靜謐的空氣中尤為清晰。車內光線微弱,劉休遠勉強在車裡休息了一宿,染上了旅途的塵土與疲倦。

晨曦微露,劉休遠乘坐的馬車在建康通往彭城的官道上疾馳,窗外的風景在朝陽的照射下漸漸清晰起來。劉休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著窗外漸亮的天際,他倚靠在車一側,腦海中浮現出了王鸚鵡嬌俏的模樣,她的笑容、她的話語,宛如昨日重現。昨晚走得太過倉促,以至於都沒有來得及與她說一聲告彆。

劉休遠扭頭看向身旁的陳慶國,麵容略顯憔悴,卻依然恭敬地守在一旁。他輕聲問道:“慶國,我們離開建康時走得如此倉促,不知是否有人通知王鸚鵡呢?孤怕她早晨醒來發現孤不在還去東宮,會讓她白白跑一趟。”

陳慶國一聽,額頭上頓時滲出細密的汗珠,他慌忙回答:“太子殿下恕罪,奴婢確實沒有及時告知王姑娘,實在是因為當時情況緊迫,我們必須連夜趕路,加之宮禁森嚴,夜間不便驚擾他人。”

劉休遠聽罷,輕輕搖了搖頭,眉宇間流露出一絲遺憾與憂慮:“七叔的事的確事發突然,你也是為了能儘快護送孤前往彭城。罷了,此事怪不得你,你也是為了能讓孤儘快趕往彭城料理七叔的後事。罷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儘快到達彭城,你現在告訴孤,我們現在大約走到何處了?

陳慶國見太子並未責怪,心中稍安,估摸了一下路程,稟報道:“回稟太子殿下,我們現正沿著官道向北疾馳,已過盱眙,正沿著運河北上,預計再過兩日就能抵達彭城了。”

劉休遠掀開車簾,目光眺望著遠方的田野,思緒飄向了建康城中的王鸚鵡,心中湧起淡淡的歉疚。他知道自己身為太子,很多時候身不由己,但對王鸚鵡的情感卻是真摯的。

劉休遠回頭看向陳慶國,再次叮囑道:“慶國,待我們到了彭城,一切安頓好之後,務必儘快派人回建康通知王鸚鵡,將實情告訴她,讓她不必掛念。”

陳慶國再次欠身應答:“奴婢遵命,太子殿下,到了彭城,一切都會按照您的旨意行事,保證儘快傳信給王娘子,讓她安心。”

太子劉休遠的思緒也隨之飄向了遠方的建康,他知道,作為一個未來的君主,有時必須舍棄一些個人的情感,去麵對更重要的責任和義務。他不能再沉浸於對王鸚鵡的思念之中,當下最重要的是儘快趕到彭城,妥善處理衡陽叔喪事,以及可能存在的國事問題。劉休遠深吸一口氣,對陳慶國道:“慶國,你安排一下,待我們抵達彭城後,務必加強戒備,莫讓七叔的喪事出現任何差池。”

陳慶國聽後,立刻回應道:“太子殿下放心,奴婢定會嚴格調度,確保一切安排妥當,衡陽王殿下的葬禮絕對不會有絲毫差池。此外,奴婢會挑選最為機敏可靠的侍衛,嚴密保護太子殿下的安全。

馬車在官道上疾馳,沿途的風景猶如一幅幅畫卷快速展開又收攏,劉休遠望著窗外,心中感慨萬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