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被人嫉妒了(1 / 2)

次日一早,張家一家人換上乾淨的衣服,雄赳赳氣昂昂地出門。

這一出門才發現,同路的人還不少。

……裡正和族老作為“鄉老”,被邀請旁觀李長史勸農桑。

張川柏跑在最前麵,招手:“叔伯阿耶快一點啊!去晚了擠不到前頭!”

他也想看看自己做的種種農具,同時出現在官田上!

江都的官田是論頃的,綿延很大一片。

此時慣例,一半的田正常耕種,稱為“常田”,另外一般是作為輪耕的“部田”,也稱“倍田”。

縣衙的公廚、日常用的筆墨紙硯等,都仰仗公廨田的產出。

現在倍田還空著,正好試用新農具。

大名鼎鼎的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李襲譽帶著江都官員、名士看江東犁、代耕架的使用。

長史是大都督府佐官,屬於地方高官。

李襲譽在揚州任職期間,撰寫過一套三十卷的《江東記》。

此時他覺得,江東新農具,可以寫進他的著作中。

他蹲在剛犁過的倍田裡,仔細觀察犁地的速度、耕地的深度、以及調頭的靈活度。

接著,他又去看代耕架的使用,隨即露出滿意的笑容,跟身邊的人說話。

……

各村莊來的鄉老、城裡聞風看熱鬨的人,都在不遠不近的地方圍觀。

若是一會兒李長史找他們說話,回去可以炫耀很久。

“看樣子,李長史對新農具很滿意啊!不知道他會不會舉薦張家小神童去長安應舉。”

“你們還記得嗎?我們江都曾有一個神童原本是個小和尚,時任都督楊仁恭很賞識他,舉薦他去長安應舉,後來和尚考中進士!”

“記得記得!不過人家去長安時不是和尚,人家早就還俗了。”

他們議論著,又有人說:“江都代代有神童,新一任神童就是張川柏了?”

這話一出,就讓一些人不服氣。

“不就是做農具嗎?牛吹得那麼大!沒聽說靠種地進士的!”

“就是!你讓張川柏寫篇文章做一首詩,看他行不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