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聰明不放在正經書上,研究這些雜學小道,實在說不上讀書人……這樣的人稱神童,簡直丟了我們江都人的臉!”
“吾羞與之為伍!”
……憑什麼啊!
張川柏若真的因為做農具被舉薦,他們全都得酸死!
……
李襲譽和一眾官員、名士隱約聽到眾人的議論聲。
武德年間中進士,如今賦閒在家的來濟也隨同在一側。
他隨口補充一句:“這些農具就是張衍的兒子張川柏改良的。張衍的父親曾任江都主簿。張家是耕讀之家,小兒郎都讀書識字。”
“哦?”李襲譽似乎有些驚訝。
盧仁勖微微垂眸……第二次了。
當初第一次知道“秧馬三郎”才七八歲,就是來濟說的。
可平日沒見過來濟跟張衍來往?
江都令裴英同樣敏銳地發現,平平無奇的張衍,也不是很平凡啊!
曹憲和盧照鄰在張家吃飯的事,他已經知道了。
裴英心思一轉,笑道:“江都人傑地靈,代代有神童啊!我本想著秋收後給張家小郎君嘉獎,如今想提前給了。”
“這是為何?”李襲譽問。
裴英說:“聽聞張家三郎想拜曹大夫為師,我想給張三郎送一套《文選》,助他拜師。”
曹憲兩個學生,盧照鄰在學《廣雅》,李善在學《文選》。
裴英這個禮物,很有心了。
原本裴英對張家父子不在意,嘉獎的事不著急,現在卻不介意錦上添花。
但是在李襲譽看來,就是來濟、裴英、盧仁勖,全都跟張衍有關係。
就連朝散大夫曹憲,都願意收張三郎為學生。
嘶~~
果然不能小瞧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