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珣話音剛落,便見他身後的虎賁衛忽然怒目大喝,隨著喝聲,前排的刀盾手齊齊用刀拍擊盾牌,每拍一下,喝一聲,便往前走一步,兩千人行走如同一人,聲勢震天!
“退不退!”
“退不退!”
“退不退!”
董卓看著那群甲明刀利,氣吞山河的虎賁衛,麵色不禁有些凝重,他那裡看不出來,對方人數雖然不如自己,但是兵力配置合理,那軍陣暗合兵法,士兵精神抖擻,麵容堅毅,都是百戰之兵!
他沒猜錯,跟隨袁珣來的這群士兵,全都是從何儀舊部的黃巾力士中挑選出來的百戰之兵,經過黃忠和袁珣訓練的精銳士兵,加上冠軍縣生產得精良裝備,不敢說以一敵十,至少以一敵三不成問題。
特彆是經過袁珣按照後世軍訓得來的經驗,這群精銳虎賁戰鬥意誌高漲,士氣高昂,而且極為注重集體作戰。
“袁君瑜!你這是什麼意思?”董卓終於發怒了。“是要和本官打一場麼?”
“來啊!”袁珣忽然雙眼一瞪,“我麾下乃是虎賁衛,負責宿衛皇宮,此時你與我交戰,後果是什麼你知道嗎?!”
董卓沉默了。
虎賁衛和羽林衛乃是宿衛皇宮的部隊,天子親衛,和天子親衛交戰,當然就是和天子交戰,和天子交戰……那就是謀反。
在軍政中的種邵看雙方氣氛到了臨界點,知道該自己上台了,是故騎著小毛驢分開虎賁衛軍陣,不慌不忙的來到了二人之間,下了毛驢背,對二人叉手行禮。
“二位君侯息怒,二位君侯息怒啊,莫要在天子腳下做出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啊!”
董卓一見種邵,氣不打一處來,自己原本剛到靈池之時,這貨便帶著何進的信來,居然讓自己去討伐逃亡的匈奴首領於夫羅?
這節骨眼上征討哪門子於夫羅啊?
其實在丁原進城之後,何進自覺已然達成逼宮何太後的效果,再想董卓也要入京,董卓乃是袁氏故吏,他自然不願意袁紹再次做大,便派了種邵去勸董卓退軍。
董卓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哪還能聽何進的話?一麵在靈池不斷彈劾十常侍,給自己出兵的理由找借口,一邊派人私下串聯袁紹,無視何進命令繼續進軍。
沒想到種邵又來了,還帶著更加難纏的袁珣來!
“你這家夥,三番五次假借大將軍令阻擋咱入京,是不是也是奸宦一黨?你還敢來?咱這就砍了你!”
董卓怒極,居然噌一聲拔出環刀,指著種邵威脅道。
種邵乃是桓帝時代司徒種暠之孫,以一身傲骨舉為茂才,哪裡受得了這個,一聽董卓威脅,不禁大怒,喝道:“董仲穎!你是鐵了心謀反了是麼?先前無視大將軍命令進軍洛陽,現在還要殺天使麼?”
董卓一驚,愣道:“你是哪門子天使?”
種邵從懷中取出一根黃稠卷軸一晃,快速收入懷中,高喝道:“並州刺史董仲穎聽旨!”
董卓一愣,呆立在馬上。
種邵皺眉冷聲道:“董方伯,還不下跪聽旨!連聖旨也敢不聽了麼!”
董卓深吸一口氣,下意識回頭朝身後李儒方向看去,隻見李儒微微朝他點了點頭,這才翻身下了赤兔馬,單膝跪倒在地,大聲道:“並州刺史董卓聽旨。”
種邵冷眼掃向董卓身後的三千飛熊軍,怒喝道:“爾等邊夫,渾不知禮!見聖旨如天子親臨,你們還不下跪行禮更待何時?!”
三千飛熊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就如種邵的話,都是西涼出身,平日見過最大的官就是皇甫嵩了,哪裡聽過天子名號,此時種邵喝問,這些士兵心中也是頗為緊張。
忽然一個士兵手下跪倒在地,一群士兵就如同被傳染似得,三千士兵瞬時間下馬跪倒在地。
董卓氣得牙癢癢,可是偏又無奈。
“詔曰:並州刺史董仲穎,心懷國家,朕心甚慰,然洛陽此時兵力繁雜,時常驚擾百姓,朕心不忍,念及董卿赤誠之心,特準駐兵夕陽亭,以候差遣。”
董卓猛然抬頭,心有不甘道:“可是……!”
他話還沒說出口,便聽袁珣懶洋洋道:“行了,董公,陛下和太後已經決定聽從諸位忠心之臣的勸諫,決定先罷免十常侍,至於是否要其性命,總要按照法度送廷尉會審,該殺殺,該流放流放,董公還擔心什麼?”
董卓麵色陰沉的藥滴出水來,此時李儒在身後低聲道:“主公稍安勿躁,這聖旨不過是緩兵之計,宦官不會那麼容易妥協的,此時對方占著大義,我們討不到什麼便宜,不如賣對方一個麵子,駐兵夕陽亭,隻要沒了咱們的威脅,太後宦官和大將軍的矛盾自然又會浮現出來,還有機會。”
董卓聞言深吸一口氣,終於將滿腔的憋屈怒火壓了下去,甕聲道:“董仲穎尊旨!”
說完,董卓氣鼓鼓站起身,連聖旨都不接了,翻身上馬對著手下喝道:“走!”
李儒卻對袁珣拱手笑道:“冠軍侯,我家牛輔將軍還在黃將軍胯下,現在可能將其放回?”
袁珣裝模作樣的一拍腦袋道:“你看我,都忘了。”
說著笑嘻嘻對黃忠點了點頭,黃忠這才鬆開壓著牛輔的腿,輕輕將牛輔送到馬下,牛輔早已被黃忠壓得差點斷了氣,跪倒在地上大口喘氣。
飛熊軍中牛輔親衛奔出,將主將攙扶上馬,華雄狠狠瞪了黃忠一眼,不服氣的一拉馬頭,跟著董卓向西而去。
眼見董卓走遠,種邵這才雙腿一軟,扶住自己的小青驢,轉頭朝袁珣苦笑道:“君侯你也太大膽了,幸虧董卓沒有查看,要不然露餡了。”
原來袁珣在出門前,將一卷用紅色軍衣衣服上撕下來的布卷成的卷軸模樣裝作聖旨,用來詐董卓。
誰知袁珣卻搖了搖頭,眯眼看著如風遠去的飛熊軍道:“董卓沒查看,是因為他知道這聖旨本來就不是真的。”
種邵聞言大驚,細細一想,還真是這樣,董卓隻是看袁珣和丁原兵力已然超過自己,尤其是虎賁軍,戰鬥力不容小覷,即使交上手,勝負也是半斤八兩,殺敵一百自損八十的事情董卓自然不會做。
看今日入城無望,董卓果斷退走,一是以防被袁珣逮住機會汙蔑以兵變謀反的罪名,而來,隻怕是等後續部隊到來了。
董仲穎,果然是心思深沉之輩啊!
袁珣沉默不語的看著董卓退走,心中的擔憂絲毫沒有減弱,阻止董卓入城的事情他做到了,接下來,就是防止董卓使詐招降呂布這頭惡虎,保住丁原不死了……
好像是這樣吧?
這種感覺自冠軍縣出來後就一直縈繞在袁珣心頭,這段曆史雖然熟悉,可是親身參與其中,他還是發現各種細節並不是籠統曆史書上敘述的那般,這讓他有些坐立不安。
董卓入洛陽,何進死,張讓趙忠暗害何進,董卓救駕廢帝……
可是現在因為他的關係,趙忠已然投靠,何進也開始對董卓有所忌憚,宦官和何進已然勢成水火,何進是怎麼才能被殺呢?
難道真傻到入宮送到人家嘴邊?
雖然他也不想成為袁家最大絆腳石的何進活著,可是見了董卓他才知道,能夠擋住董卓進京的為由何進了。
可是他的不安又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