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小廝將阿綏帶過來的禮箱抬過來了。
阿綏這才想起來, 害羞地對著葉冬榮說道:“初次見麵, 不知阿兄喜歡什麼,又聽聞您好做學問, 便準備了一些筆墨紙硯和幾卷書畫做見麵禮。”
她聽說讀書人不喜歡金銀俗物,還是知語建議她不如準備一些紙墨筆硯送給他,他看著這滿滿一箱足夠他兩三年了。
“多謝妹妹了。”葉冬榮收回目光, 恢複了那副謙謙郎君的做派。
葉冬榮今日過來時候還隨身帶來了一隻黃花梨木的盒子。
他轉身輕輕拿起桌案上的盒子遞給她:“阿兄也給妹妹備了一份禮物。”
阿綏親自接過盒子,微微屈膝, 表示謝意。
起身後將盒子遞給知語拿著。
春風浮動, 葉冬榮鼻尖飄過一縷幽香, 抬眸隻看到她側身碎發飄起,白淨的額間露出的一顆朱砂痣,再想細看便隻有她纖細的背影和微揚的裙擺。
見兩人交換完見麵禮,葉氏笑嗬嗬地說道:“我就不打擾你們玩鬨了,阿綏午膳想用些什麼, 姑母吩咐廚房去做。”
阿綏正小聲囑咐知語收好禮盒,聞言舔舔嘴巴, 黛眉彎彎地看著葉氏:“姑母, 我想吃糯米藕。”
“就知道你喜歡吃這個, 早上就已經吩咐廚房將去年封藏的桂花拿出來泡著了。”葉氏見阿綏不同她客氣, 心中更歡喜了, 拉著她的手,“再添道清燉雞孚,可好?”
阿綏水靈靈的眸子微亮:“麻煩姑母了。”
“你們照顧好妹妹。”葉氏對著郭含芷和葉冬榮囑咐道。
“阿娘、姑母放心。”
見他們乖巧, 葉氏便放心地走了。
等著葉氏一走,郭含芷急急地拉著她坐下說話。
被晾在一旁的葉冬榮也不惱,隻目光平和,嘴邊帶著溫溫柔柔的笑看著她們。
阿綏原先正新奇地聽著郭含芷說著那些去江南遊玩的趣聞,餘光不小心瞥到了葉冬榮。
一愣,有些不好意思了,扯了扯郭含芷的衣袖,為她倒了一杯茶:“姐姐喝茶。”
郭含芷這才停下,捧著茶盅慢慢抿著。
阿綏有些糾結,不知可以和葉冬榮聊些什麼,手指擰在一起。
葉冬榮方才一直在偷偷觀察她,小娘子身體看著嬌弱,似乎有些不足之症,但她聽到表妹講著那些故事時,麵上的表情又十分豐富和有趣,彆有另一種生機。
見察覺到自己忽視了他的時候,眸子裡還露出了懊悔和無措。
他知道兩人這會兒還不熟悉,自己對她而言還是陌生人,放柔聲音:“妹妹喜歡聽些地誌趣聞?”
“嗯嗯,聽著很有意思。”
聽到葉冬榮先開了口,阿綏肩膀明顯沒有先前緊繃了。
葉冬榮道:“我從家中帶了許多書過來,有一本書名為《廣源誌》的遊記,是前朝一位不知名的俠客所寫,雖難登大雅之堂但讀著也頗有趣味,若是妹妹不嫌棄,過會兒我回去尋了給你送來。”
阿綏又怎麼會嫌棄,她向來喜歡這些:“勞煩阿兄了。”
葉冬榮心中鬆了一口氣。
用了午膳,葉冬榮果然回去將那本書拿過來了。
國子學下午放假,郭如瑰也回來了。
此刻三人正坐在涼亭裡圍著一本遊記,一同翻閱著。
偶爾還聽到郭含芷嫌棄阿綏和郭如瑰的聲音:“你們看得太慢啦!”
而葉冬榮則是獨自靠坐在一旁,看著手裡的書冊,時不時抬頭看看那三個。
“小心,彆撕爛了。”阿綏驚呼一聲。
郭如瑰心驚膽顫的翻著書頁:“我很小心了。”
不怪她們如此小心,這本書乃孤本,這世上獨此一本,又是從前朝留下來的,想來葉冬榮也是常常翻閱,因此紙張磨損厲害,怕是大風一吹便會破了。
葉冬榮在旁邊看著她們都喜愛極了這本書,怕過會兒鬨起來,開口說道:“這本書,你們一時是看不完的,我第一次翻閱就耗費了十日。”
三張小臉齊齊望向他,再看回書,她們以為自己看了許久,這一瞧才不過看了三頁紙罷了。
“你們也不會一直在一起,等會兒回去了,你們誰先看?”葉冬榮道。
三人眼睛眨巴眨巴看著他。
葉冬榮失笑:“你們把他謄寫一遍,這樣不就多了一本了,下一個人也能早些看到。”
“我大大咧咧慣了,我怕弄壞了這本書,而且我的字不……不太好看。”郭含芷忙擺擺手,方才她都不敢碰它。
郭如瑰想了想說道:“那便交給我吧!”
“還是讓我來吧!我抄佛經抄慣了,寫得快些,而且五表哥還要去國子學,時間不充裕呀!”阿綏在小聲道。
果然聽到她的話,郭如瑰忙拱手作謝:“那就勞煩妹妹了。”
為了早日看到書,郭如瑰和郭含芷立刻吩咐侍女去準備筆墨送過來。
葉冬榮見阿綏看著他們兩人麵帶縱容。
侍女們很快便準備好了,郭含芷趴在一旁幫阿綏研墨,郭如瑰站在風口幫她們擋著風,免得風將紙張吹起來不好寫。
葉冬榮起身走到阿綏身側,看著她的字,有些意外,看著瘦弱嬌嫩的小娘子寫出的字卻格外沉靜端方。
阿綏肅著小臉,菱唇微抿,她被這麼多人看著,其中有些緊張的。
她頭發又薄又短,根本蓋不住自己的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