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刺繡(1 / 2)

村邊杏花白 方便麵君 11015 字 10個月前

趙長夏與曲溱這麼一鬨, 曲湖的不少計劃都付之東流,他們無奈之下隻能想辦法取得曲鋒的諒解。

先是帶著禮品、藥材登門慰問,又“真誠”地道歉, 說自己當初並不是存心要逼他的, 隻是真心地為了曲家的傳承考慮。再以退為進,說自己沒有私心,並且也不打算讓自己的孩子過繼出去,他們都是大公無私的。

不管曲鋒是否相信這些話, 反正他們自己相信了自己的說辭。

不過其餘曲氏族人的臉皮也足夠厚, 隻因他們當初沒有像曲銘那樣咄咄逼人,就仿佛逼迫曲鋒過繼嗣子的人裡麵沒有他們那般, 見了曲鋒的麵還十分熱情地與他打招呼。

曲鋒一開始沒有什麼好臉色,直到左鄰右裡見到了,問他:“你們是鬨什麼矛盾了嗎?怎麼你最近都沒有給他們好臉色?我聽人說你們在祭祖儀式上發生了點事, 是什麼事?”

曲鋒要是跟他們說族人逼自己過繼嗣子的事情, 他們肯定會和稀泥。

果不其然, 他還沒說話,左鄰右裡們就開始勸他:“你們都是一家人,有什麼結是解不開, 有什麼恩怨是過不去的呢?都快過年了,還是和和氣氣才好, 老祖宗都說了,得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嘛!再說了, 將來你還得靠子侄們替你送終呢,不要與他們鬨得太僵。”

曲鋒道:“是他們跟你們說了什麼,你們才來這兒充當和事佬的吧?”

“瞧你這話說的,我們也是好心!好心還被當成驢肝肺了?”左鄰右舍道。

曲鋒不想被氣得早登極樂, 乾脆躲在家裡,除非要見客,否則其餘事務能不出麵就不出麵,直接交給曲清江去處理。

——

臨近年關,村民們的走動變得頻繁了起來,許多人或出門探親,或互相竄門。

曲家也是訪客不斷,——許多聽聞了曲清江在刺繡方麵的名氣的人得知她“出關”了,紛紛慕名而來:有人想買她的繡作,也有人想請她繡一幅賀壽的繡作,更有人想請她幫忙指導自家即將出閣的女兒刺繡……

以往曲清江會見這些客人時都有曲鋒或李氏陪同,她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便會與他們商議。不過如今她會客時隻有趙長夏一人在身旁幫忙斟茶遞水,凡事也都由她自己拿主意。

曲鋒一開始還擔心她應付不來,便悄悄地躲在屏牆後,但見她會客時落落大方,遇到難以做決定的事情也能從容應對後,放心的同時又有些失落。

他跟李氏說:“樂娘她長大了,能獨當一麵了。”也不需要他了。

李氏道:“這不是很好嗎?有些事樂姐兒也能替郎君分擔了,郎君能省點心,可以好好地調養身子了。”

曲鋒被李氏這麼一開導,很快就恢複了平和的心態:“你說得對。”

並不知道自家老爹的心態起伏的曲清江在送走最後一位客人後,徹底鬆了口氣。

回想起剛才那位客人對自己的繡作的質疑,她心底是有些不悅的,當時並未發作,事後卻忍不住跟趙長夏吐槽:“她既信不過我,又要找我幫忙繡賀圖,這又是何苦呢!”

那個婦人是清江縣縣城的商賈之妻,姓董,說還有兩三個月便是家中老人的六十大壽,想給老人送一幅祝壽的繡作。她原想找縣城的那些繡女,但聽聞鵠山鄉浦村有一位出身皇繡世家的繡女,技藝精湛繡作栩栩如生,所以就跑過來了。

曲清江告訴董氏,那位繡女是她娘,隻是她娘已經去世五年了。

董氏大失所望,想起曲清江也是繡女,便退而求其次,請她幫忙刺繡。

董氏沒見過曲清江的繡作,有些信不過她,所以想先看過她的繡作了解其水平。曲清江也不介意,拿出自己的手帕,道:“請董大娘子過目。”

董氏端詳了片刻,覺得不錯,但仍有些疑慮:“手帕的刺繡較為簡單,不知小娘子能否繡出大幅的祝壽圖?”

曲清江還沒說話,董氏便提出諸多要求,比如想要八仙祝壽圖,然後繡上一些賀詞。

曲清江:“……”

她答應幫忙刺繡了嗎?這人怎麼這麼自說自話?

她道:“董大娘子見諒,我雖然也能繡出你所言的祝壽圖,可我手上還有不少繡作等著完成,實在是沒時間去繡這麼複雜的圖,董大娘子還是另請高明吧!”

董氏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惹曲清江不快了,於是又放低了身段,道:“聽聞刺繡最忌諱彆人指手畫腳,我信得過小娘子,那便由小娘子來決定繡什麼,隻要能繡出令我滿意的賀壽刺繡就行。”

曲清江最怕這種難纏的人,所以沒有立刻答應,董氏便說改日再登門,——說是這麼說的,實際上她大概會先去貨比三家,最後才決定要不要找曲清江。

目睹了二人的交流的趙長夏道:“想避免這種事,小娘子不妨對自己自信些。”

曲清江知道趙長夏有主意了,目光灼灼地看著她:“六月有什麼好提議?”

趙長夏避開她的目光,打量著四周,道:“小娘子有多餘的繡作,可以作為裝飾裝裱起來掛在堂上。”

曲清江有些不好意思:“人家堂上都是掛字畫的,誰會掛自己的繡作呢!”

“小娘子繡得很好,並不比旁人的字畫差,為何不能掛自己的繡作呢?”

曲清江若有所思,曲鋒從屏牆後走出來,讚許道:“六月說得不錯,爹也讚成這麼做。”

“爹。”

曲鋒道:“快過年了,正好可以裝飾一下家裡。爹對樂娘你的技藝十分有信心,你的刺繡掛出來,一定能為家裡增添不少亮色的。”

有他們的支持,曲清江便決定試一試。她找出自己以往的繡作,按照水平的高低分成了兩部分,最好的那部分就放到前堂和北堂;那些有瑕疵的繡作則繼續收起來。

刺繡的尺寸有大有小,最大的是一幅用絹為底料,長三尺(90cm)、寬一尺八(54cm)的《春雀醒杏圖》,——三兩隻山雀站在杏樹的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而它們的鳥爪下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杏花,仿佛這些山雀在喚醒這些杏花。——趙長夏一眼便認出這上麵的杏樹就是曲家北堂院子裡長的那棵。

曲鋒看著這副繡作有些感慨:“這好像是前年繡的,當時這棵杏樹上總是飛來不少山雀,剛脫下孝服的樂娘無事可做,便天天坐在這邊刺繡,從前年入秋,繡到去年入夏,花了九個月的時間。後來有人出一萬錢跟她買這幅刺繡,她都舍不得賣。”

趙長夏乍看之下還以為是一幅畫,湊近了些看,才發現這幅刺繡確實不是畫上去的,而是由細密工整的絲線繡成的,細致如山雀的羽毛顏色過渡都十分自然平滑。

這是她第一次如此近距離、仔細地欣賞曲清江的繡作,雖然她不懂刺繡,但看得出這是精品。曲清江年紀輕輕就能繡出精品刺繡,足可見她在這方麵的天賦和所下的苦功。

這幅《春雀醒杏圖》被裝裱起來掛在了前堂的屏牆上,屏牆前的桌子上擺了件插屏,插屏上的繡作則是曲清江繡的花鳥雙麵繡。——所謂雙麵繡,便是正反兩麵都能看到一樣的圖樣,這比普通的單麵繡更加講究針法,對線、色彩、技藝的要求也更高。

除此之外,兩麵牆以及北堂的屏牆等處皆掛了刺繡,不隻是曲清江的,還有一些她娘嶽氏的遺作。

董氏再登門的時候便覺得這廳堂給她帶來的視覺效果大不相同,之前覺得有些單調,如今牆上多了一些刺繡和字畫點綴,便覺得雅致起來。

她看著曲清江身後屏牆上掛著的繡作,驚詫道:“這也是小娘子繡的嗎?”

曲清江微微一笑:“這是我去年繡成的拙作,讓董大娘子見笑了。”

董氏對這幅繡作十分喜歡,但她沒忘記自己的目的是找曲清江幫忙繡一幅賀壽圖。她呈上一幅畫,道:“不知小娘子能否照著這幅畫繡一幅圖?”

曲清江看了一眼這畫,她對字畫的品鑒能力不算好,但從這上麵的落款來看,也看得出是名家之作。

她搖了搖頭:“給我半年時間,我或許能繡出來,可兩三個月,時間太倉促。刺繡與書畫皆忌諱心浮氣躁、貪功冒進,倉促之下很容易出差錯,這樣出來的作品必不是佳作。”

她不是靠刺繡謀生的,自然不會為了錢什麼單子都接。

她又道,“董大娘子難道沒有事先打聽繡這樣一幅繡品需要多長時間?”

一般人都十分重視整壽,六十大壽這些更是會提早一年、半年來準備。如果說董氏及其夫並不重視老人的壽辰,那何必費這心思來找她繡賀壽圖?如果說他們重視老人的壽辰,那就不該等時間隻剩下兩三個月了才來準備。

如果董氏去打聽過,那麼就該知道這種情況下留給繡娘的時間太短了,還不如直接去買一幅現成的賀壽圖。哪怕沒有刺繡,換成彆的壽禮也成。

曲清江懷疑壓根就不是董氏的婆婆過六十大壽,真正過六十大壽的應該是一個喜歡刺繡的老婦人,董氏或其夫才會為了討得老婦人的歡心而找人刺繡。

她一開始是衝曲清江的娘來的,或者說,她是衝嶽氏的皇繡世家出身的繡女的身份來的,因為出自皇繡世家的繡女之手的刺繡,價值都跟普通繡女的繡作不一樣。

那麼這個老婦人一定是一個有些見識,身份地位並不低的人。

董氏今日拿來了一幅名家的畫作要求她按照上麵的畫來刺繡,說明老婦人或老婦人的家人必定有鑒賞畫作的能力,這樣的出身不是士族就是官戶。

曲清江將董氏送禮對象的身份猜了個七七八八,但她並不打算多管閒事去點破。

董氏的臉上有一絲尷尬,她道:“我一直隨夫婿做買賣,實在是沒時間做女紅,因此對刺繡之事也不太清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