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望(1 / 2)

名利二字,正是世間浮沉的根源。

世間的與人相關的事,大都因為這兩個目的而起,也因為這個目的發展開來。

名望這個詞,不是簡簡單單的兩字可以概括的,而是厚重如千鈞的責任和表現。

德不配位,財不配德,這是最常見的說法。

一個公眾人物,隻要在德行上出現了瑕疵,他的成就和成績就會被打倒唾棄,這樣的實例不管是在現在,還是在未來都層出不窮,這就是典型的德不配位了。

人們都是有看熱鬨的心理的,心中的陰暗麵總是喜歡看著站在高處的人,狠狠的從高處摔落下來……

而財不配德,是另一種說法。

在互聯網社交的萌芽階段,人們的德行傳播還受限於傳播工具,民眾知曉的正是大家希望他們知曉的。

在未來的東哥出事,接連狗東清退員工接連傳來,你敢說沒人在背後操控輿論?就是有人在塑造一種財不配德的印象。

吳奇此時,還沒意識到,他正在一個危險位置。

他正處於最關鍵的上升時期,臉譜網的世界化之路剛剛邁出,某些行業也做到了國內頂尖地位,而不少的產業也是華夏行業內的強勢地位。

同樣的,政府開始考慮吳奇的計劃時。

這是一個關鍵期,就像是仙俠世界的渡天劫一樣,吳奇隻要能度過這個階段後,他就能成為真正的大佬,成為華夏商界那最頂尖的一撮人。

其實,吳奇的財力早就足以站到這個位置,但是他卻遲遲沒有被對方完全接受,這是……為什麼呢?

與其說吳奇實力不夠,還不如說吳奇選擇的對手不夠,如果吳奇能夠選擇一個強大對手,強勢的把對方擊敗,就完全可以取得對方的位置,得社會各界的認可。

就像是李半城的黃埔一戰,強勢帶領華人財團擊敗了英資財團,才得到了當地老牌豪門的認可。

吳奇很年輕,他的企業更加年輕。

年輕到都沒有遇到一個對手,就這麼強勢的屹立在商界頂端。

這也是吳奇刻意選擇的緣故,他選擇了社交網絡軟件這個市場,屠殺了還未成長的企鵝證道成功,還震懾了蠢蠢欲動的微軟而名聲大噪。

但是企鵝名聲還不顯,微軟也沒正麵交鋒,讓眾人對吳奇的評價不高。

廣告行業也是如此,選擇了最冷門的分類,讓眾人對吳奇的成就雖然感到羨慕,卻仍然心中難以感到服氣……

做事先做易,這是吳奇在商界的思路。

放著一條輕鬆的路不走,非要頭鐵的在一片血海中,殺出一片朗朗晴空?

他又不傻,更不會頭鐵。

也是他這樣避重就輕的路數,讓吳奇同層次的商人,都看輕了吳奇的實力,覺得他不過是個鑽空子的小家夥罷了。

隻要有人和他競爭,吳奇與彆人的勝負,還真的未定呢!

處於這樣的思維,吳奇的名望自然不高。

吳忠人生閱曆超群,自然能看得出吳奇的現狀,即使吳奇本人都還沒意識到這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