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諾基亞手機銷量和訂單劇增。此後的十五年裡,諾基亞手機持續占據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並且推出了塞班和MeeGo兩款智能手機。
2003年,就在吳奇睜眼的那個夏天,諾基亞的一款手機1100,在全球累計銷售兩億台。
即使在2007年,諾基亞手機的發貨量超過三億,並且在移動端手機市場,占據份額超過了35%以上。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智能手機IBM西蒙,誕生於1993年的貝爾實驗室中,作為一項新興技術,CDMA、CDMA2000正迅速風靡千秋,並且占據了20%的無線端市場。
也就是在去年,國內兩家電信商采納了這一標準,在未來的幾年時間內,相關業務將會遍及全球市場。
2001年的時候,愛立信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塞班係統的智能手機R380sc,隨後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智能手機。
直到2004年這個轉折點,RIM推出了黑莓6210,被稱作是第一款更像手機的智能手機,而後直到2006年,諾基亞推出了N73手機,迎來了塞班S60的巔峰時代,不過此時的智能手機依舊沒有流行趨勢。
早在兩年之前,吳奇就開始謀劃。
他辦公室裡的合金保險櫃中,至今還躺著幾分看似普通的企業策劃。
而且,這份策劃的題材一點沒變,每年的秘書處成員們,都會麵臨相同的問題拷問。
這份策劃的名字便是《集團X產品推廣方案》。
文件是很普通的一個名頭,但是隻要在秘書待過的人,就必然獨自或者與同事合作,研究過相關的課題方案以及策劃過推廣。
X的代號並不固定!
第一年的X,是假定超級藥品;第二年的X,假定的是電動汽車;第三年的X,假定的商品是無人機飛行器。
從一開始的戰戰兢兢,以為發現了天大的秘密,知道現在的常規課題研究。
秘書處的人心理也是不斷變化的!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真的以為公司又黑科技,準備在不久的將來推出哩?
可是等了許久之後,大家也回過味來了。
治療百病的藥劑?新能源電動汽車?高品質的無人機?
這都是科幻題材吧!
而秘書處的員工們,也立刻找到了理由,為他們每年的課題做解釋。
“公司需要界定自己的影響力和能力!”
不錯,在下麵員工開來,上司製定這個文案,必然不是真有心思,而是想要通過這些古怪方案,來界定天機集團到底在什麼位置?
集團一天一個變化,發展的速度極為迅猛。
人都需要有認識自我,而集團公司同樣要如此,所以大家都認為這些方案,都是在界定集團的位置!
比如,大家的第一個方案,那是公司的臉譜網剛起步,還沒有多大作為的時候。推出了一款醫藥製品,大家立刻絞儘腦汁,為這個“X”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