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兩種選擇(2 / 2)

參加康采恩的企業形式上保持獨立,實際上受其中占統治地位的資本家集團(一般是大銀行資本家)通過參與製加以控製。

它明顯地表現出帝國主義時期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融合的特點。其產生的時間晚於卡特爾、辛迪加和托拉斯。康采恩中的各個成員企業仍保持法律上的獨立性,不失其法人資格,處於核心地位的大企業或大銀行作為持股公司,通過收買股票,參加董事會和控製各成員企業的財務,將參加康采恩的其他成員企業置於其控製之下。

其目的在於增強其經濟優勢,壟斷銷售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獲取高額壟斷利潤。

工業、礦業和交通運輸、銀行、保險公司、商業公司及其他服務性公司,在資本主義經濟現實中,康采恩同以金融控製為基礎的那一類托拉斯之間不易劃出明確界限。

很顯然,吳奇常常打交到的華潤,中信都算是康采恩體製。

而吳奇的天機集團,也與康采恩模式極為相似。

不過康采恩的核心模式,是以資本為主導的框架下,銀行和保險企業居中調配,然後領著一票小弟(其他企業)的方式。

如果說最相似的,莫過於後市阿裡集團……

細細思考從書中得知的企鵝和企鵝的未來發展模式。

阿裡就是向往托拉斯的康采恩,而企鵝也是向往康采恩的托拉斯。

阿裡做不到電商業壟斷,但是它有核心業務螞蟻金服,在這個與銀行相似的企業調配下,阿裡在諸多行業都伸出了觸手。

而阿裡在入股兼並這些企業後,大多是趕走企業的創始人,然後全都為核心的電商服務,再通過螞蟻金服作為指揮棒。

就吳奇看來,明明是個康采恩,卻向往托拉斯模式!

也許,老馬心裡也不安穩,想要達成企鵝的托拉斯模式。

同樣,反觀企鵝的行動。

早期的時候,企鵝是看見什麼,都要上去插一手,把網絡當成了自己的自留地,後來與三六零大戰之後,突然轉變了自己的風格……

從自製和發展不給對手一條活路,轉變成了影響卻不控製。

毫無疑問,企鵝在即時通訊行業,已經是做到行業托拉斯了,嗯,當然,現在不太可能了,這個地位讓給了臉譜網公司。

好,說回托拉斯企鵝,在麵對了反擊後,它開始了托拉斯的轉變。

因為他明白,隻要體製還存在,頂多出現一個即時通訊的托拉斯,而不可能出現整合互聯網全種類的托拉斯。

也就意味著,企鵝到頭了!

它同樣觸摸到了民企的天花板,然後選擇了另一條道路。

招攬小弟!

阿裡收購其他公司,是為了增強自身,因為它的電商還沒有無敵。

而企鵝在即時通訊已經無敵了,所以它招攬小弟也是為了門麵。

前者吞噬其他的公司,是為了長得更高。而後者的身高已經固定了,則為了長成更強壯的身體。

吳奇審視自身,又到了哪兒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