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步行回家。
左手提著放了兩頁紙的公文包,右手不斷抬起了和路過的打招呼。
彆墅修的非常靠近園區。
或者說,整個園區規劃的時候,就設定了一期工程中,需要修建一處高檔彆墅住宅區,這方麵規劃沒有遇到任何阻力,相關的土地性質轉變很容易就搞定了,一棟掩映在綠化中的彆墅立了起來,附近還有十多棟的聯排彆墅已經修建好。
這些彆墅並沒有對外銷售,大多直接分給了高管,而集團內公司一把手就有近百個,所以這些聯排彆墅根本不夠,二期和三期工程都會繼續增添。
而科技園這邊高高修建好,對麵那塊地也被萬科拿下,擬定修建一個容納萬人的新型小區,這項生意吳奇雖然沒有插手,但是萬科卻主動的過來融資了,把很大一部分利益讓渡給了集團,讓吳奇也不由得感歎這些地產公司……
真是會見縫插針!
而一千多米外的一處野地,也很快被萬達給拿下來了,一個商業中心規劃很快出爐了,萬達地產對於相關工程建設,在國內來說已經很有經驗了。
不過吳奇嫌棄萬達太low。
那些所謂的五星級酒店和賓館,也全都是行業內最低水準的。
寫字樓、商務樓、商業中心的規劃,大多和其他萬達中心是千篇一律,根本沒有一點特色,一副圖紙能用十年,要不是老王讓他入股了萬達,最後還保證花大力氣打造附近的商業中心,絕對不會像其他流水線“產品”一樣,萬達拿不下這塊大肥肉……
有人就有流動,公交線路早就開通了,相關地鐵站點也在規劃中,附近的第三產業服務業也開始蓬勃發展,而隔壁的音樂公園更是成了整個城市的文化中心。
吸引了無數的小資男女前來消費,期望能夠來一次浪漫又完美的邂逅。
能夠改變一個地方的感覺真好!
吳奇吸了一口江邊清新的空氣心中如是想著。
穿過修建整齊的綠植,就能看見不遠處新家,嫩綠色的草毯一直延伸到門口,四周都有高高的常青樹,遮擋了無數不懷好意的窺伺,各種隱秘的安保措施錯落其間,國內要求這樣程度的保全標準簡直都要溢出了。
“我回來了。”
沒有聘請一個管家,但是保姆有五個,三個固定廚師,五個輪班的保鏢。
“家裡沒人嗎?”
拉過一個保姆問清楚後,他才知道老媽回老家了,老爹出門去了東江的大伯家。
剛一會兒,車子開進地下車庫。
彆墅正麵也隻有三層,但還有兩層的地下室。
露出地麵的三層彆墅建築,是很正常的房間廁所客廳配置,而底下一層的地下室,被改造成了停車場和收藏室,酒窖和汽車收藏室分彆按照最高標準改造好。
占地頗大的地下一層,輕鬆就被填的滿滿的。
地下二層則是末日生存避難所,儲存了一大堆的生存可用的物資,而這一些都是吳奇做出的表麵掩飾,最關鍵的是修建了一個巨型保險箱,裡麵放著儲存的房產、契約、債券,而最核心的地方則是那個“秘密”。
雖然資料已經被拷貝了,就連軀體也成了零件了。
可是吳奇還是選擇了把它封存起來,至今他也沒弄明白到底是什麼個原理?
集團每年都給相關研究撥款近千萬,隻不過連一點兒線索都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