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四月,春末。
夾江邊岸的濕地公園內,移植的櫻花陸續綻放,讓一層漸綠染上了緋紅。
濕地公園前些年毫不起眼,既姥姥不疼也舅舅不愛的,附近也隻環繞著些農田村莊,最主要的作用是固土固沙,基本沒有任何的作用……
可隨著科創園的設立,附近成了新城商圈。
按照科創園派出所最新的摸排走訪,新商區常住總人口在八萬上下。
這還是因為程序員這種職業,母胎單身狗的數量實在較多!
要是員工娶妻生子了,人數甚至能翻上兩番,而且在這兒工作的人,收入水平一點兒也不低,自然對生活環境有要求,公園雖說不要求西湖、海澱那種級彆的,常見的人民公園至少要有一兩個啊……
離科創園最近的自然是音樂公園了。
音樂公園當年也不叫音樂公園,而是一處靠近江邊的五十年代老廠,在整合一部分的江邊濕地成立的,這片以前頂多被標上一處廢棄荒地,也就是四五年前才落上音樂公園的名字。
但受限於麵積,以及商業經營,自然不能成為大眾娛樂的地方了……
為了提升地區的居住舒適度,區內領導考察了一片之後,選中了這處三江夾角的濕地公園,離科創園一期最遠不過一公裡,更是在附近居民區的步行範圍之內。
更巧的是,濕地對麵還有一處沙島,既沒有農田也沒有住宅,征地擴建的麻煩也就省了,稍稍打造一下就能符合需求了。
因此,在批複下來之後,工程從三年前開始。
特彆請來的工程院院士和其設計團隊,在兩個月後規劃了一處令人滿意的設計……
競標,考察,施工,落成。
兩年時間,一直沒斷,主要是附近越來越強勁,甚至有吸引城內人口外流的趨勢,所以原先的設計規劃持續推進,一路的櫻花樹也是其中的成功之一。
許琦剛從東南亞回來。
從科創園對麵的宿舍區轉了一圈,來到了這處有些陌生的公園裡。
在國外工作了近兩年時間,回來的時候就匆匆忙忙的,濕地公園這兒的變化一點沒注意,甚至集團給他分的房子也沒住過幾天……
“菲律賓不遠,不用倒時差?”
不知何時,蘋蘋零售的沙礫坐在了許琦的身邊,看著他對著江麵發呆出聲笑著問道。
“啊?”他回過頭,看見人後,起身問候:“沙總。”
“坐。”
他還沒有起身,被沙礫按住肩膀,又坐回了公園長凳。
“原本想邀請你去茶座那邊的,不過現在那邊人越來越多了。”沙礫掏出煙盒給他遞了一支,許琦立刻醒目的拿出自己打火機,先給沙礫點燃又給自己的點燃:“這邊環境剛剛好,空氣也夠清新的……”
吐出了一個眼圈,許琦側耳乖覺道:“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