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南北蘇丹的戰亂打開了一處缺口,而奶業資本插足留下了一處大門……
這著實讓秦英林感到羨慕!
不過雖然他從事的也是農業方麵,卻和那些奶業公司聯係的不多……
不過秦英林知道,國內奶業的對手,其實並不算強大!
新西蘭、荷蘭、澳洲這些國外奶業公司的力量並不強,要不是國內奶業資源受到了天然資源的製約的話,這種二三流工業國都算不上的奶業公司,壓根擠不跨國內的奶業集團……
而他從事的養豬行業就不一樣了!
雖然他不同於溫氏的散養策略,他選擇了集約一體化的道路……
可養豬業的上遊是飼料行業,而飼料企業的上遊是糧食產業!
國內的口糧肯定是自產自銷地,可是飼料糧卻有非常恐怖的缺口……
十三億畝的紅線,近來喊的震天響。
秦英林年紀不小了,還真的從沒想過,華夏的農民開始不愛種田了?
也許再過幾十年,華夏人再也吹噓不起來,諸如:就算是月球上給華夏人一塊地也能種滿蔬菜的豪言了……
國內的飼料行業核心原料以大豆和玉米為主。
玉米的種植密集較廣,許多國家都有種植,再加上產量較高,而且也比較好保存,市場的流通性很高,不過大豆卻是個頭疼問題……
大豆的產區比較密集,掌握在四大糧商手裡。
國內的榨油行業前段時間就被四大糧商合夥擠壓了一次,讓國內的油料加工行業簡直是一片哀鴻遍野……
原材料被四大糧商掌握的國產榨油行業都能被人家狙擊,秦英林又怎麼能奢望自己的養豬業躲過屠刀呢?
沒有大豆就沒有飼料,沒有飼料就沒有養豬。
甚至於,四大糧商隻是針對了一下國內的大豆行業,就直接讓大豆的危機波及到了他們養豬業……
秦英林自然是不甘受製於人的。
在得了孫狸的資金後,他也有些不安分了,除了養豬的產業鏈之外,他還想著繼續向養豬業的上遊衍生,直到完成了大部分飼料自給自足,甚至於絕大部分的大都自產自銷,完成真正意義上的農業閉合循環。
一頭豬,秦總愣是想要養出新高度來!
不過這種事情他隻是有了一個念頭,還是沒有摸出後續該怎麼行動……
於是,他叫來了公司內的心腹,談論起了‘農業閉環’的大事業。
心腹劉國慶也被嚇得不輕。
可仔細思索一下,秦總提出的想法,不正是牧原現有策略的延伸嗎?
牧原的核心是養豬。
為了更好的養豬,他們從建築開始,設立一家建築公司,專門做專業的養豬場,也設立了一家育種公司,專門給公司的豬做選育,也設立了一家畜牧醫藥公司,專門給自家的養豬場做醫療,還有環保、運輸、屠宰……
這是圍繞著一頭‘豬’做的循環農業建設!
而如果按照老板所想,把所有不穩的因素,全都扼殺在搖籃中的話……
建築行業的上遊,建築材料業沒必要摻和了,因為國內相關產業不可能被壟斷;育種業本就很冷僻,國外生物公司遙遙領先,他們公司也是咬牙從頭做起的;醫藥和飼料則是養豬的重中之重……
誰也不敢保證豬不生病,誰都知道豬少吃會掉膘!
醫藥以現在的水準,公司也暫時還夠用。可飼料行業卻不一樣了,背後麵臨著大豆短缺的危機,如果有可能的話,劉國慶也想著建設自家飼料品牌,讓自家的豬吃自家的飼料……
不過萬事開頭難,難得不僅是生產,同樣的難點在於,如何找到一塊穩定供應地大豆生產基地?
這是秦英林都位置頭疼的事情。
劉國慶也沉默了許久。
提起了一件事。
“俄羅斯的遠東好像有咱們國家的人在種大豆吧?”劉國慶說:“我記得本地有些機械單子就是發往海參崴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