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農業資源(1 / 2)

第七十九章農業資源

65%+35%=100%。

全球的大豆產區主要集中在北美和巴西,這兩個國家占全球大豆出口量的80%,而美豆占全球出口量的35%左右。

而華夏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每年的進口量占全球進口量的65%以上——65%+35%=100%。

針對目前的農業形勢而言,中美農業貿易正在蜜月期。

長期在俄羅斯的高寒地帶投資大豆種植業,其實看起來是一件很不劃算的事情……

因為不僅農田和種植問題,還有後續的糧食產業鏈,包括後續的物流倉儲,和大豆深加工產業等!

海參崴。

一處靠近港口的荒地。

從國外而來的陸恒就這麼看著遠處的海浪,看著正在野地裡施工的華夏建工八局……

“為什麼俄羅斯人把工程給了國內建築公司?”

陸恒看著一臉黃種人模樣的建築工人問當地主管。

“因為工地不允許喝酒……”

好吧,這不僅是個笑話,更是個無奈的現實,本地並沒有熟練的建築工人,也沒有能承建這麼大工程的建築公司,如果俄羅斯當地官員想要把工程留在國內,那麼需要跨整個亞洲去歐洲或者莫斯科找建築公司。

再讓他們把人和建築拉過來……

“這樣一來施工價格簡直難以忍受吧?”陸恒若有所思地看著工地問道。

“是啊,不僅是施工,還有工地原材料,這種初級工業品,當地倒是能生產,不過我去看了一下,那些廠子還是蘇聯時期的……”主管有些無語地說:“好像蘇聯一倒下,俄羅斯人就不會發展工業了,要知道,咱們當年的工業體係,可是他們援助的呢……”

“是啊,現在也就買買資源了!”

陸恒聞言也有些感概得歎息道。

正好,這些年,國內那些三小工業,全都要麵臨整改和停產的問題……

而誰能想到,它當年援助我們的東西,我們都開始強製性升級了,它這邊還當做寶貝一樣用著呢?

“也就是靠近港口,不然物資轉運氣來,也是一個大麻煩……”主管明顯對當地了解很深,給初來本地的陸恒解釋道:“公司準備把農業倉儲交給快達物流來管理,我本人是不太看好這個提議的……”

“為什麼?”

陸恒不是個攬權的人,也是很願意聽取意見的。

“當地的道路等等基礎建設很差,物流的運輸難度遠超想象,前段時間,當地執政官還想著引進日韓資本,攪和一下中資一家獨大的局麵……”主管笑了一聲說:“可是日韓資本過來核算了一下發現,當地種植業發展的成本太高了,如果沒有中資方麵的農機和化肥,並且有中資的倉儲和運輸支持,他們投入的成本會讓人頭皮發麻。”

陸恒一聽就明白了。

地方是個好地方,可卻不是日韓的……

這個到底和蘇丹的草場是一樣的,國內公司在那邊建設了簡易道路,甚至幫助當地修建了農業灌溉設施,農業公司自己還有一個能停萬噸輪的港口。

如果另一家公司去蘇丹投資草場,氣候條件、當地政策都很合適,可是控製了水源和運輸的華夏資本,隻需要在水源和運輸上使些手段,就足以讓這些後來者苦不堪言了……

那建設相同的設施?

且不說重複造成的浪費,會不會被當地人答應,就算是成本競爭也沒可能競爭過華資的農業公司……

而中資在俄羅斯種植大豆的牧場也是一樣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