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過來後,機械怎麼辦?
不會從過來招攬一批薪資待遇高昂的農業工人,在這片黑泥爛土地裡打滾著人力開墾吧?
沒有化肥和農藥的支持,又怎麼擴大播種範圍?
日本還好一些,韓國立刻絕望,就他本國那些化肥產量,運輸過來就和一滴水差不多……
而國內東北的廉價化肥,通過鐵路直接運輸到這,立刻就發揮起作用來……
“那本地為什麼抗拒被快達收編呢?”陸恒不是個不講道理的人,索性就把問題直接撂出來問:“我們的管理係統經過這麼多的年優化,肯定能幫助你們運轉得更加高效……”
“不,不能這麼做。”
主管連忙搖著頭說道。
“我們和當地是依存關係,高效就意味著工作少,工作少就以為麻煩多……”
主管講了一個比較難堪的現實。
不給當地人提供工作,其他工作就很難展開。
“農業工人的崗位不是有很多嗎?”
“那是季節性工作。”主管搖頭解釋道:“而且有一部分不願意去荒野耕種,更願意留在遠東的這座城市裡,而我們的司機和物流倉儲中心,必須要提供更多的崗位才行……”
陸恒聞言也有些牙疼了。
這聽著很荒謬,卻應該是真的!
比如,某一天,物流行業全都自動化了,配給都是無人駕駛貨車,倉儲直接用無人智能貨櫃,甚至於最後一公裡快遞,也是由電腦控製的無人機完成……
那快達物流十多萬員工可能就要失業了!
到時候,如果沒有其他行業能承載這些人口,估計官方都要出手製止快達物流完成變革吧?
“遠東這些州府也是民選政府,當地的官員也是需要選票的……”主管說了一句讓陸恒愣了一下的話。
差點忘了,這不是蘇聯,而是在俄羅斯了,他差點以為自己是在美利堅!
“大豆的成本怎麼樣?”
農業方麵並不歸屬陸恒管轄,他隻是為了在建的倉儲中心,不過來這邊轉了一圈,陸恒覺得遠東幾乎沒有市場,不值得為此升格這處倉儲中心,原定的農業大豆倉儲設定就挺好,沒必要在這邊弄一處快遞中轉中心,因為遠東俄羅斯的人口太少了,他一點兒也不想在這邊浪費錢……
聽陸恒問起這個問題,主管微笑著回答道:“實際上是最虧損的,不過,一部分虧損被補貼抹平了,一部分從花費、農藥、種子,等等的農業扶助上找回來了……”
“這?”
陸恒訝異了一下,也明白主管意思。
本質上,在冰天雪地種大豆是虧的,但是國內政府卻是鼓勵這種行為的……
從遠東運輸回國的農產品,稅收肯定給了額外的優惠,從東北運輸過去的化肥農藥,肯定也是有地方政府補貼的,這樣就把高昂的成本價格打下去了。
這種模式已經可以說是國內‘不正當競爭’了,就連日韓農業資本集團過來轉了一圈,核實了一下成本後,又灰溜溜地走了嗎?
哦,也不是走了,還留有幾個小尾巴。
紅丸株社實驗性的拿了幾塊地,東森農業倒是占了一大塊地……
不過東森農業的社長叫石原裡美。
嗯,吳奇也沒想到,自己把原時空的國民老婆,給拉到遠東黑土種大豆來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