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亡羊補牢(1 / 2)

重來1976 北冥蝦米 7470 字 10個月前

老電影院都是上午九點開門。

不過,這老電影院有兩層門。

一層外圈的門,一層內圈的門。

在外圈門和內圈門之間有個短小的小走廊。

平時用來讓售票員坐著收門票。

或者讓賣瓜子兒的、賣波螺的在這裡擺小攤。

這裡的波螺是沿海地區特有的一種小零食,內地人可能不太知道。

就是沿海地區到了21世紀以後,也基本絕跡了。

這所謂的波螺其實就是南方人常吃的螺絲。

隻不過是不同的品種。

當做小零食來賣的波螺有兩種。

一種是尖尖的,跟東北大瓜子那麼長。

吃的時候要帶著有圓孔的鑰匙。

用圓孔掰斷尖尖的那頭,然後放到嘴裡吸一下就把肉吸出來了。

還有一種是圓圓的,隻有一般人小手指指甲蓋兒那麼大。

俗稱肚臍波螺。

吃這種肚臍波螺要帶著大頭針,用大頭針挑著吃。

看電影的時候,電影院裡就會有兩種主要聲音。

一個是觀眾一會兒站起來、一會兒坐下,膠合板的椅子發出的“咣當、咣當”的聲音。

一個就是人們踩著地上的波螺殼子發出的粉筆摩擦黑板一般的聲音。

這種攪擾他人的習俗說不上好壞。

畢竟,在那些物質貧瘠的年代裡,人們需要犧牲一部分隱私,來換取抱團取暖。

隨著新劇場的開業,老電影院漸漸式微了。

年輕人更喜歡到安靜的,互相不打擾隱私的新劇場看電影。

情侶們甚至可以躲在黑暗的角落裡親親我我。

隻剩下一些中老年觀眾們還留戀著老電影院。

留戀椅子的“咣當咣當”聲響,留戀腳下波螺殼子的“咯吱咯吱”聲音。

留戀陌生的觀眾之間聊一聊劇情,分享一下波螺、瓜子。

老電影院雖然是國家單位,不愁工資發不起。

可八十年代中期以來,老百姓的收入來源不完全靠工資。

很大一部分靠效益工資,或者說獎金。

要不怎麼這個時期的機關事業單位被人們嫌棄。

他們很少有效益工資或獎金什麼的。

頂多有頭腦靈活的領導,會想方設法提高員工福利。

老電影院自然也得想辦法增加福利待遇。

把窄小的過道兒出租出去,就能賺到一點小錢錢。

以前賣瓜子兒的、賣波螺的基本都被趕到外麵了。

因為他們交不起租金。

取而代之的是其它各種商販。

有賣冰棍兒賣汽水兒的,有給人織補的,還有就是鍛造首飾的。

雖然電影院是上午九點開門。

可為了方便這些做生意的,它的外圈的門8點鐘就早早打開了。

白客趕過來時,店家們已經張羅著擺自己的攤位了。

首飾匠的家夥算是比較多的,他嘴裡叼著個茶葉蛋在跟老婆忙碌著。

很多南方來的手藝人或小商人,一般都長得跟淮東亮類似。

鼻梁塌,大鼻孔,臉也比較短,像被門夾過一樣。

頭型也跟白客他們兄弟類似,都是前奔兒勒後鴨蛋。

這夥計雖然也是前奔兒勒後鴨蛋,不過五官要端正多了,甚至有幾分英俊。

濃眉大眼高鼻梁,個頭兒也比大多數南方人高。

有一米七多。

白客在一邊等著。

等他們兩口子擺好攤子了,這才湊過去。

首飾匠連忙打招呼:“老板,您要打首飾嗎?”

白客湊到近前壓低聲音:“大前天你收了20塊兒銀元是吧?”

“哦,”首飾匠低頭掃了白客一眼,“不記得了。”

白客知道他在耍滑頭。

早些年的時候,離家在外的南方人普遍有點怕東北人。

因為東北人說話的方式,眼神和表情跟他們是不一樣的。

東北人彼此說話時,會直勾勾地盯著對方的瞳孔。

比如像老闞,像劉清濤,甚至京都的老帽都是這種。

而南方人說話時會看著對方眼睛下方的位置,頂多偶爾掃一眼對方的瞳孔。

所以,一個南方人和一個北方人說話時,很容易打起來。

“你他媽跟我說話怎麼不看著我?當我說話是放屁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