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端倪(1 / 2)

日當正午,正是一天中日頭最曬的時候。

即便是村裡最恨活計的老莊稼人,這會兒用過午飯,也都窩在家裡休息打盹兒,養好精神蓄滿體力以繼續下午的秋收農活。

唯獨村口的白叔家,院子裡一陣不小的響動之後,緊接著響起柳氏的招呼聲,“你隻管歇著,我一會兒就回來。地裡的活兒耽誤不了!”

不高的音量旋即被吱呀開門聲蓋過,柳氏拉著載滿大白蘿卜的小車出來,抬腿踢上門,吭哧吭哧拖著車往村口小道上拐。

輕快背影夾在門縫裡轉瞬拐得沒影,白叔合上沒來得及說話的嘴,笑著搖搖頭。

昨天和今天大早,楊家先後來了兩撥鎮上的客人,動靜不大不小,有那好打聽的,已經將楊家開了個酸辣蘿卜小作坊的消息,當新鮮事傳了一遍。

有好奇的,有不以為然的,更多的卻是單純的旁觀看熱鬨。

而自家婆娘在吳氏來過之後,滿心滿眼隻剩下興高采烈。

楊家留了準話,往後楊家要買蘿卜,就交由自家負責采買,一並先由自家把關算錢,再送去楊家。

那個隻愛瞎操心自家事的婆娘,一聽跟打了雞血似的,屋裡菜地來回竄,忙應下這個月的兩百斤由自家出儘夠了,又怕節外生枝連夜就撿了好蘿卜,洗乾淨風乾,吃完午飯就巴巴的往外趕。

白叔粗眉一挑,想到自家婆娘早上在地裡,對著那些聞風來打聽的人,又要故意拿喬心裡又掩不住的著急模樣,忍不住低聲笑出來。

頂著塊擦汗巾的大郎晃晃腦袋,大眼睛罩在擦汗巾下,蹭得直眨眼睛,“爹,您笑什麼呢?娘乾了一上午活也不歇會兒?”

“你娘忙著呢!”白叔張手就著擦汗巾包著大郎的腦袋,跟揉麵團似的替大郎擦臉,抱起咯咯直笑的兒子,“走,咱們爺倆兒自歇咱們的去!”

語氣是近日裡難得的鬆快——楊家這樣挺好,自家婆娘有事牽著也挺好,能好生過日子也是件省心事!

柳氏卻一點兒也不覺得省心,好心情在瞥見楊家門外停著的馬車時頓時一沉——這是哪家不長眼的來搶她生意了!

眉毛剛豎起來,就見吳氏送出個中年男人,穿著打扮頗有幾分體麵,不像莊戶人家。身後跟出兩個夥計打扮的人,已經爬上了馬車——再細看那馬車,畫著的卻是陶罐的商家圖樣。

柳氏眉毛放平,嘴角重新翹起來,“吳姐,家裡來客人呢?”

劉掌櫃聞聲抬眼,頷首算打過招呼,側身對著吳氏抱拳笑道,“托您家的福,這才三五天就做成了兩筆大生意。這次是徐記要的菜缸,您家說好的折扣還給您留著,下次要是您家要,一定給您最好最優惠的。”

吳氏也覺得十分巧合。

和徐記說好提供的菜缸,竟也是從劉記燒品行訂的貨——可見這劉掌櫃沒有吹牛,劉記燒窯確實有口碑。

加之兩次接觸,這劉掌櫃為人大方實誠,送的東西又好,服務又周全,兩家一來二熟也算有了交情。

吳氏沒有不滿意的,笑著道謝目送馬車遠去,這才招呼柳氏將蘿卜拉進門裡。

翠花見柳氏這會兒就過來了,忙進屋取錢。

楊彩芽坐在石桌邊,支著腦袋看兩個人大人搬蘿卜進東廂房,腦中回響的,卻是剛才從劉掌櫃那裡打聽來的消息。

“您家以前少在鎮上走動吧?難怪不知道雲來酒樓。這華雲鎮的雲來酒樓隻是分號,總店在京城,據說在京城可是老字號,生意不知比這裡的好多少倍。在京城說是一支獨大都不為過。據說京城的大東家來頭不小,背景可不是一般的硬。要不您說,能在京城那樣滿地高官貴人的地方開得風生水起,一枝獨秀?不過這大東家到底是誰……卻是沒人打聽出來。倒是有人猜,看那架勢倒像是宮裡的貴人呐!”

“鎮上的分號,一直都是由黃大掌櫃打理的,隻見他去過京城,卻是沒見過京城來人。這分號在華雲鎮才開了兩年,兩年!已經把其他酒家擠得快站不住腳了。也不知怎麼回事,今年開始竟是主動分了住客給彆家,說是隻圖個和氣生財,一副不打算吃獨食的樣子。無論真心假意,倒是免去了一場風波。要我說,這黃大掌櫃可不簡單,老道得很。”

“您家這生意交給徐記過手,儘管放下心來!不說徐掌櫃是做老了的,那雲來酒樓又全然一副不喜計較爭搶的模樣,既然各自定了協議,就不用擔心旁的後事。否則雲來酒樓大可以越過徐記,直接找到您家這裡來。至於銷路,嘿!有京城總店在,彆說兩百斤,再多些都能賣出去!”

聽劉掌櫃這麼一說,銷路的疑問確實得到了解釋。

但這雲來酒樓的來曆做派,處處透著古怪——不喜計較爭搶?這說的是無利不起早的商家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