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借力(1 / 2)

第二百二十五章 借力

在白叔幾人的心裡,也就是看不慣張寡婦言行乖張,後來張寡婦嫁給李二郎,就更對張寡婦嗤之以鼻。

李二郎雖風評差勁,到底楊家和村長家沒有正麵衝突,因著白叔保長的身份,平日裡也沒少和村長打照麵。

聽楊彩芽回答的斬釘截鐵,白叔鬆了口氣,又有些猶豫,“要是村長不死心,還要歪纏怎麼辦?”

村長那打蛇隨棍上,自私自利的嘴臉,白叔可是親眼見識過的。

楊彩芽卻微微一笑,搖搖頭道,“我們不答應,他還能強搶這門生意不成?誰找您說項的,您就回絕誰去。村長要折騰,由著他去折騰去。”

找他說項的是李大郎,村長讓這個老實木納的大兒子出麵,想來也是有意先探探楊家的口風,還是顧著自己的老臉的。

況且李大郎的兩個兒子將來是要來楊家學堂讀書的。

白叔見楊彩芽胸有成算的樣子,略一想也覺得村長不可能出什麼幺蛾子——魚塘的地契過了縣衙的明路,請的匠人和謝大娘都是為自家辦事的,村長就是想撬牆角都無處下手。

這麼想著白叔就不再猶豫,徑直出門去找李大郎,按著楊彩芽的交待,直言不諱的拒絕。

李大郎其實比白叔還猶豫。

外人不知道,自家弟弟和張寡婦是怎麼成事的,當初目睹了全過程的他可是一清二楚——那小權氏是曹長史的姨母,寫著自己弟弟罪狀的供詞可都捏在曹長史手上,雖然後來曹、楊兩家其他人似乎不知情,但自家弟弟和張寡婦動輒大吵小吵,說漏嘴時他才知道,原來自家弟弟曾經對楊家起過那樣齷蹉的心思。

這麼一來,小權氏和曹長史為何會突然針對自家弟弟也就不言而喻了。

暗地裡,楊家和自家的梁子早就結下了,還是不可解的死梁子。

就這樣,楊家還願意接納自己的兒子進學堂,他除了不儘的感激,和自家婆娘的心早偏向楊家了,更是暗裡教導兩個兒子去了學堂,要知恩圖報多和楊家親近。

隻是做爹的讓他做什麼,他確實沒法明著和長輩對著乾。

偏他老爹還篤定的很,說自家弟弟的事不會有影響……

忐忑了半天,此刻聽白叔直言拒絕,李大郎反而大大鬆了口氣,客客氣氣的送走白叔,腳步輕快的就回家給老爹報信。

聽說楊家拒絕了自己的要求,村長倒也不意外,隻意味不明的笑了笑,擺手讓大兒子自去忙,自己趿了鞋出門。

李大郎隻當自家老爹死了心,卻不知村長出門拐個彎,就去找族裡依附自家,平日走動親近的幾戶人家,關起門來嘀咕了一盞茶時間,便腳步輕快的出了門。

不過兩天,給楊家挖魚塘的匠人就遇到了阻力。

先是村裡幾戶閒漢有事沒事就去魚塘那裡轉悠,不僅拉著匠人東拉西扯妨礙挖魚塘進度,還總帶些外村的潑皮混賴的人一起,照著三餐去和匠人們“閒聊”,自己帶著酒壇子喝高了就在挖了大半的魚塘裡追打笑鬨,把個施工地弄得狼藉不堪,導致匠人進度受阻,不得不延長乾活的時間。

那匠人的頭目也不是個傻的,打聽出來這些人和村長家走得近,想了想也不敢得罪人,打算先看看情況再看要不要報給主家聽。

還不等匠人頭目拿定主意,就有村民抱怨這些匠人拖延工時,做活做得晚了影響臨近人家休息。

匠人頭目氣得肝疼——他們就算每天多做了點時間,最遲不過是晚飯時段,哪裡就能擾了彆人休息!

隻是還不等頭目理論,村長就帶著裡正李長貴到挖魚塘的地頭巡視,美其名曰為村民解決煩擾,實則雞蛋裡挑骨頭百般挑剔,扣著匠人不讓他們繼續做活。

李長貴是職責所在,不得不跟村長走這一趟,此時看村長這副做派,再想到白叔前兩天跟他說過的話,瞅了個空就去楊家報信。

之前魚塘那些閒漢潑皮鬨的動靜不小,楊家怎麼會沒有聽到一點動靜,不過是故意不理睬罷了。

聽李長貴說村長終於自己出動了,楊彩芽嘴角微勾,目露譏誚。

這是明著說不通,打算暗地裡動手腳,讓他們主動把魚塘的生意乾股送上?——村長在青山村就是最大的官兒,他有心不讓人在青山村地界做活,就算地契在楊家手上,他也能以村民的“利益”做由頭,使絆子阻擾,這事就是放到縣衙去,也是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村長還是族長,自然有那麼些“忠心”的族人願意替他出頭做場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