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魚塘(1 / 2)

第二百三十一章 魚塘

楊二姑娘這副稀罕珍視的模樣,看來他這份禮送對了胃口。

念頭閃過,安六爺看向安九郎。

安家布料的生意是安九郎打理的,安九郎接到安六爺的眼色,垂在身側的手比劃了個數目。

安六爺微微頷首,轉眼看向楊彩芽笑道,“楊二姑娘要是喜歡,我們名下鋪子裡還有幾匹存貨,回頭我讓九郎給你送過來。”

聽安九郎剛才所說,跑一趟西北商道也不過得幾十匹,又點明了是一金難求的好東西。

加之之前問起小權氏時,小權氏卻沒有提到市麵上有這樣好品相的細棉布流通,可見安氏手上留下的這些,並不是拿來賣的。

一個箱籠裡壓了兩匹細棉布,兩口箱籠就是四匹。

上回中秋節裡小權氏可是一送就送了一大包裹過來,可見安九郎所言不虛,這西域“進口”的細棉布是精貴物件。

安六爺說還有幾匹,她卻不能再要,楊彩芽仔細將布匹收回箱籠裡,直起身笑道,“多謝安六爺的好意,我和翠花能各得兩匹已經很難得了。”

不等安六爺再開口,話鋒一轉接著問道,“剛才聽你們說的話,似乎安氏也難得做這西域細棉布的生意。不知道一年能出多少匹?”

安六爺心中有數,卻把話留給安九郎去說,安九郎接口道,“這生意做不起來,西域雖盛產棉花,但和關內產的棉花質量相差不多。能得這樣品相的細棉布,也不過是工序上比關內多費了點人力罷了。市場打不開,症結全在棉花和織法上。至今一年也就出不了這個數,大半全都送去了京城,也就是我們安氏在西域名頭大一些,能留下幾匹自用或是送人。”

邊說邊張手比了個數。

一年竟然不過百匹,怪不得跑一趟西北商道隻能拉幾十匹而已。

症結全在棉花和織法上……

也就是說後世的工藝不僅還未應用起來,甚至根本就還沒人琢磨出來。

楊彩芽想到這裡心頭一震,原先擱置的想法再次浮上心頭,思緒紛亂間嘴上不動聲色,“這幾間鋪子的契紙我先收下,至於要做什麼生意,細處怎麼安排,等以後我去了蘇州府再去請教三位。還望三位到時候彆嫌麻煩。”

做生意可不是在幕後光動嘴皮子就行的,總要實地去看過才好定章程。

聽楊彩芽這麼說,安六爺不作他想,自然笑著應下。

楊彩芽心中有事,沒有再深問安氏名下的生意,招呼三位重新落座,吃茶說些家常閒話、商路見聞。

往後若是有可能,安氏巴不得能和楊彩芽多走動,安六爺來之前早交待過兩個侄子,安九郎和安十郎也不急著談生意,見楊彩芽有意換了話題,便順口說些家中的人事。

因楊家有外客,院門便沒有如往常般虛掩著,大開著一眼就能望進穿堂,隱隱還能聽見後院上房傳出的說話聲。

李廣餘兩兄弟和翠花從李長貴家出來,聽見裡頭的說話聲,再看門外車馬俱在,便知安六爺三人尚未告辭。

算算他們也避出去大半個時辰,有什麼話安六爺也應該說得差不多了,安六爺要是個知禮的,也不會再多逗留,李廣餘偏頭看了李廣年和翠花一眼。

剛才和李長貴家的長輩小輩在一塊兒,兩人也沒能說上幾句話,李廣餘有意給他們製造機會,便指著木工店的馬車,笑道,“我檢查下車軸和騾子的套繩,你送翠花回去。順便帶我跟彩芽道個彆,我就不進去了。”

天色不早,李廣年沒有多說,點頭應下,和翠花徑自進了楊家門。

好容易得了獨處的機會,李廣年反而不知道要說些什麼好,邁步的腿腳都有些僵硬起來。

翠花沒有注意到李廣年的異樣,略一想反而說起二狗來,“廣年哥,你回鎮上要是有機會見到二狗哥,幫我帶句話。”

說著將楊家的決定,等權氏月底回轉後,吳氏就要提前去蘇州府打理新房的事說了。

這是有意給二狗提個醒,讓他爭取和吳氏走這一趟——二狗既然打定主意要跟在彩芽身邊做事,不如趁早去打個前鋒,心裡有底以後在長史府也好施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