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鹽禦史和江淮衛所督指揮使司督指揮使都是年前剛上任的,之前怎麼沒聽說楊府和這兩家有來往。
不,應該是因為曹長史,這兩家才會這樣高看楊府。
安氏竟然沒有打探到這一點。
想到這裡,裘大管事抬起眼來,撩開簾子沉聲道,“不回鋪子了,直接去安六爺家裡。”
車夫誒了一聲,聽著身後再無吩咐,忙加快了車速。
楊府花廳內,看著沈練和盧午陽送來的禮單,楊彩芽失笑,“沈大人和盧大人倒是客氣,送的這些年禮都夠吃用到端午節去了。”
回禮時許昌德派人收進庫裡的,方才呈禮單上去時,他也快速瞟了一眼,此刻聞言心頭大動。
他之前是在縣令家專門負責人情往來的,這其中的門道自然一清二楚。
之前曹長史因公事回青山鎮時,他也隱約聽縣令大人提過一句,新到任的沈大人和盧大人和曹長史是舊識。
卻沒想到這兩家舊識,竟然對楊府如此看重。
或者說,對小姐如此看重……
許昌德忍不住抬眼看向楊彩芽,他原以為能跟著小姐做陪房已是好前程,沒想到楊府的人脈比他打聽到的還要……
他這邊所有所思,那邊吳氏和白叔聽得笑起來。
白叔笑道,“沈大人和盧大人家的管事媽媽還特意提了西紅柿,看來兩位大人都極喜歡我們送去的西紅柿。現在若是再添份回禮過去也不合適,乾脆以後家裡再有西紅柿,我們就每一茬都送一些過去。”
“趁著現在種的人少,送出去也體麵。”吳氏笑著點頭,“還有我們家的魚塘,蘇州府雖靠著碼頭,不過離盛產魚類的漁村還有段距離,還不如青山村過來近便。到時候家裡魚塘產了新鮮的魚出來,也能給兩位大人家裡送去。”
楊彩芽將禮單遞給許昌德,順著話茬說起魚塘的事,“魚塘的事有謝大娘和汪四郎管著,不過賬目我想交給翠花來負責。正好跟娘說一聲,以後您幫著多看看。”
魚塘有李長貴家入股,是翠花的娘家,魚塘交給翠花來管名正言順,還便利。
家裡幾門生意,翠花還沒正經管過賬目出入,有吳氏幫著參看也不怕出紕漏。
吳氏無有不應。
許昌德下去將禮單造冊,門房來報二狗從新長史府回來了。
二狗撂簾進了花廳,團團行過禮,才將新長史府那頭的事說了,“都安置好了。曹長史府衙裡還有事,晚上才能過來。那裡有張二看著,我就帶著江英和江立先回來了。”
府衙應該早就封衙了,曹卓竟然還在府衙忙公事。
不等楊彩芽三人開口問,二狗已經接著說道,“聽陳大管事說,是府衙糧食入糧倉的事。這事不好耽擱,曹長史已經忙了幾天,今天應該就能收尾了。”
縣令大人說過,朝廷放糧賑災的物資臘月能到蘇州府。
想來就是這件事,這確實耽擱不得,總不能把朝廷送糧的人晾著過年,更不能把賑災的糧食放在糧倉外風吹雪打。
楊彩芽心中了然,看了眼吳氏,“趁著晚飯前我們先見見府裡下人?”
吳氏也就罷了,白叔幾個也要跟著見見人,往後二房總有來住的時候,下人總不能連正經主子的臉都不認識。
吳氏去後院喊柳氏幾個,二狗下去喊人。
等柳氏抱著玉娘,和大郎翠花一起進花廳時,花廳外的小院空地上已經站滿了人。
二狗和池方正幾人單獨成一列,站在空地左側,右側是以許昌德和許二媳婦為首的一撥下人,另外兩列是將來不帶去新長史府,留在楊府的下人。
白茶和紅茶聽了信,已經進了花廳,侍立在楊彩芽兩側。
楊彩芽抬眼去看白茶,白茶心領神會,上前一步揚聲說話,將池方正一行,還有許昌德、許二媳婦,以及自己和紅茶的來曆職司說了一遍。
許昌德剛才來前院,已經看過下人名冊,白茶話音落下,許昌德便也上前一步,將楊府現有下人的人數,職司都報了一遍。
見楊彩芽微微頷首,小院空地的人才推山倒柱似的拜倒見禮,算是正式認了主。
二狗幾個早得了交待,隻需抱拳行禮。
有長輩在,楊彩芽也不急著發話,由吳氏這個長房主母訓誡幾句,便讓下人散了。二狗和池方正幾個許久未見,告了聲罪就先下去說話。楊家一行離開花廳,身邊隻跟著許二媳婦,白茶和紅茶,往後院走去。
【嘿,微信關注"",有驚喜送你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