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餞彆禮可是送到了楊家人的心坎上,曹卓放下心來,拍了拍黃子俊的肩膀,吳氏幾個忙謝過。
收好多添的幾個包裹,和來送行的人團團告彆,楊家馬車慢慢駛出三角胡同,往蘇州府城門揚塵而去。
回程一路住驛站有大隊護衛,順利走了兩天,日落之前楊家馬車帶著大隊人馬拐下官道,駛向青山村大道。
新年還沒過,青山村仍是一片濃重的年味。
權氏留在長史府,青山村曹家徹底空置下來,往後隻做長史府彆院,鑰匙和看院子的事都交給楊家二房。
白叔讓池方正領頭,帶著江立江英,和鏢師暫時安置在曹家裡,給西牆小門先上鎖,隻等楊彩芽出嫁後再開放小門——這事事先和權氏打過商量,池方正一撥人住的近便些也方便。到時候楊彩芽要從楊家舊宅出門,這一個多月總不好還大喇喇開著小門。
至於池方正一行的吃用,直接去楊家隔壁的新宅就行。
曹家那邊安頓好,楊家兩間大宅雖有李長貴家看顧著,少不得要重新灑掃一番,等全部安置好已經月上枝頭。
簡單在楊家二房搬去的新宅用過晚飯,大家一路風塵也累了,各自洗漱歇下不提。
次日天才亮,長貴媳婦就帶著兩個兒媳婦上門,後頭還跟著李廣年。
昨天楊家人回來的晚又忙亂,長貴媳婦特意今天早點過來交還鑰匙,順便說了幾句過年的情況。
零嘴鋪和小作坊都要等初六開市,長貴媳婦和兩個兒媳婦,拉著柳氏商量開市的活計,李廣年早坐不住,瞅了機會借口去看旺財來福,拉著翠花到外頭說小話。
嘴裡問著蘇州府過年的事,眼睛卻不斷往翠花頭上的銀簪上瞟。
翠花臉色微紅,聽著長貴媳婦準備起身告辭,才將得來的彩頭荷包塞給李廣年。
李廣年頓時笑成了傻子,屁顛顛的就把荷包掛到了腰間。
送長貴媳婦一心出門的時候,楊彩芽瞥見李廣年腰間荷包,忍不住嘴角抽抽:大郎換彩頭的時候,居然換了兩個一模一樣的荷包,這下曹卓和李廣年直接戴“情侶荷包”了。
這麼想著,楊彩芽折身回屋就抱著針線簍子,一天就趕製了一個新荷包出來。
到了下晌,家裡除了鄰裡走動,村南的三家佃戶,還有林家寨的人也來拜年竄門。
趁著人齊全,楊彩芽丟開做好的針線,和柳氏翠花一起,將帶來的手信特產分成幾份,送到各家各人手上。
縣令家的那份倒是不好托人轉交,況且蘇州府這一行如何,總要親自跟縣令夫人說一聲。
楊彩芽拿定主意,將給縣令家帶的手信重新打包好裝上車,趕著吃過午飯就讓池方正趕車,往青山鎮而去。
馬車停到縣衙大街街口,楊彩芽交待池方正看好車稍等,便拐向南北坊。
南北坊坊門打開,兩坊鋪麵已經在為明天的開市做準備——青山鎮過年兩坊不開,初六之前隻開夜市和集市,倒也不嫌冷清。
走進兩坊夾道拐向珍翠樓,遠遠看見珍翠樓鋪門大開,楊彩芽緊走幾步直接進了珍翠樓。
店頭夥計正忙著灑掃擺櫃,見這會兒有客上門,正要出聲讓出鋪外,請人明天再來,一見是楊彩芽,頓時換了張熱絡的笑臉。
如今的青山鎮,誰人不知道楊家這位楊二姑娘,彆說她之前做生意的手段,就說後來楊家做的幾件大事都是聲名遠播的,再有楊家結的好親事,誰不願意和楊家攀關係。夥計笑嘻嘻的將楊彩芽請到雅間,拜過年說了一串吉利話,搓著手笑道,“楊二姑娘可是有什麼要緊事?這會兒店裡東西還沒擺出來,您要是想買什麼可以先說道說道,一會兒給您備齊了送到家裡給您挑。”這待遇簡直比***還***。
楊彩芽笑著搖搖頭,“倒不用這麼麻煩。隻是我要做的東西恐怕要費些功夫,又急著用,所以才趕著今天過來下訂單。”
說著將畫好的圖紙遞給夥計,將上頭圖樣細細解說一遍,笑道,“這兩樣東西二月之前能不能做出來給我?”
楊二姑娘要嫁的可是曹長史,正日子定在二月十七,隻怕要提早出發去蘇州府。
夥計一聽就明白,仔細看過圖紙,不敢胡亂應下,去後頭找了做首飾的師傅問了準話,才折身返回回道,“二月之前能做出來,這兩樣東西也是常見的,店裡現成有存貨。要是您今天能定下,我馬上安排下去,說不得還能提早兩天做好。”
楊彩芽點頭,夥計忙去庫裡找了上乘的貨色,捧著托盤讓楊彩芽挑選。她要的兩樣東西倒也不算稀罕物,隻是在雕刻上要專業人士多花費些功夫。楊彩芽很快就選定物件,付了定金,說定做好了直接送去楊家再結餘款,便出了南坊,往縣衙大街而去。
【嘿,微信關注"",有驚喜送你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