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婆媳(1 / 2)

第三百四十一章 婆媳

二月裡,天候未暖,仍凍人的冷風吹過,安享堂後頭開辟的菜地看著灰蒙蒙的,剛發出的嫩苗都失了顏色。

春分攏著手,正和王媽媽站在菜地邊說話。

前頭忽然傳來此起彼落的問好聲,兩人忙撩開菜地的事拐向上房,王媽媽緊走幾步上前撂簾,問候著笑道,“夫人怎麼親自過來了?春分把夫人的意思都給說清楚了,一會兒就能把地劈出來留著。風大,您快進屋。”

“地不用留了。”楊彩芽頷首謝過,示意春分跟上,笑著和王媽媽解釋,“陳大管事這回送來的正是我要的東西。往後府裡也不用再陪著我折騰那些種子了。”

春分驚訝的睜大眼睛,沒想到才出來這麼一會兒已峰回路轉。

王媽媽笑著沒多話。

能被曹卓挑來身邊辦差,陳大管事和王媽媽都是心腹中的得力心腹。

兩人雖一個在廣州十三行一個在福建茶場,差事上沒交集職務上無上下,但既然同來長史府謀前程做管事,同一新環境下總有點惺惺相惜,不僅不較勁反而常互通有無相幫襯。

況且來了主子身邊,兩人最重要的是齊心和忠心。

這一內一外兩個明白人,長史府被管得水潑不進。

見王媽媽並未刻意打探,或捧著陳大管事,楊彩芽暗暗點頭的同時,對心中主意更放心幾分,攔下要張前忙後的王媽媽,讓春分和夏至幫著屋內大丫環端茶送水。

權氏早聽到動靜,一見楊彩芽就招手讓到身旁,笑道,“怎麼突然過來了?瞧這手涼的,快放到熏籠上捂一捂。”

曹卓這個大火爐不在身邊,婆婆也一樣疼她。

楊彩芽笑嘻嘻的依言暖手,陪權氏嘮家常,等權氏點頭手捂夠了才讓夏至把包袱抱上來,玉米分給大家看,將其中來曆說了。

眾人嘖嘖稱奇。

“陳大管事打聽來的是夏種秋收,一年一季。但我早先翻看過那本鄰國農書的譯本,越往北上氣候越冷,田地也越硬,說不得能做到春種秋收,合著一年兩季收成。要是真能成,不單止河南道,江南以北尤其遼東,隻要能大麵積推廣這玉蜀黍,那可救了不少背天種地的人命!”

前半段是她瞎扯的,那農書譯本根本沒詳述玉米的事,她依據的是後世的見識。

後半段倒是真的,比起西紅柿,玉米能在遼東大麵積紮根幾乎是可以預見的,楊彩芽說罷忽閃著眼看著權氏。

權氏想起虎子。

蕭觀察使派出的“使團”在去年臘月前就趕到了河南道,河南水災和山東旱災的情況比傳聞的嚴重,虎子並六個林家村的小子們一頭紮進災地——實際活計全都落在他們這些下麵的人身上,連年都沒正經過,除夕當地官府送一碗餃子吃完了事。

苦且忙,但好歹漸有起色。

隻是四個月過去,虎子統共隻有閒送兩封平安信回來,還是代筆,有事也無法詳說。

彩芽這是費心幫虎子和林家村吧。

彩芽今年也才十六,嫁了人仍有操不完的心。

權氏這麼想著,又是欣慰又是心疼,攬著楊彩芽的肩摟了摟,慈愛道,“你有什麼想法儘管放手去做,陳大管事要是空不出手來,娘把王媽媽借給你,府裡的事娘替你看著,你安心忙外麵的事。”

權氏手裡還捏著玉米棒。

楊彩芽想笑,臉頰卻被戳個正著,癟著腮幫子話音含糊,“娘,這回我不想再借義父的手,繞個大圈子費事費時。時不待人,我想直接把推廣玉蜀黍的事擺到蕭觀察使的案前。這事想儘快辦成,恐怕……我得親自跑一趟。”

權氏微愣,隨即被楊彩芽臉上戳個玉米尖尖的模樣逗笑了。

夫人也就在老夫人和老爺麵前會露出小女兒態,王媽媽等人也跟著一陣笑,忙上前接過玉米,將各自手上的都放回包袱皮包好——乖乖隆地咚,這玩意兒居然要送到觀察使麵前,可不能弄壞咯!

權氏也是這麼感歎的,轉念就聽懂了楊彩芽的話。

要是像西紅柿推廣似的,先從青山鎮小打小鬨開始,再到蘇州府再到兩道,一層層提到蕭觀察使麵前,恐怕屆時又是一年天/災季。

水災旱災毀的可不是良田綠地,是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

“你去能行嗎?蕭觀察使雖是兩道最高長官,但這些年也不見和蘇州府的官員常打交道,都是走的那什麼驛站公文。”跟長史府更沒有交情可言,權氏皺眉,略一沉吟又改了想法,“你要是想做,那就去做。跟阿卓商量著辦,你們說能做,娘也不攔著你們,照樣給你看好家。”

彩芽自小主意大,但這麼多年看下來,再沒有比她主意更正的了。

隻要主意正就不會出大錯。

何況前頭還有西紅柿推廣的成例在。

她這個做長輩的不能幫孩子們,也不能瞎拿主意拖孩子們的後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