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書兒?”
這個話題,沈早早比沈國根感興趣多了:
“也不是不可以,不過,我能不能提一個要求?”
杜老師:“你說,我向你保證,還是二成的稿費,這個不變。”
看到了沈早早的這些“舊東西”後,杜老師是真的對沈早早充滿了信心。
更何況,這個作文書最後是不是真的要出,還得看沈早早最後拿出來的作文的質量。
“其實我們出版社早有這樣的打算了,國內的書籍實在是太少了,不夠我們國內的學生看和學習。好比這個作文書,我們出版社都已經準備了不少時間,還收錄了近二十篇好作文。但量沒夠,不然,也該出了。”
作為出版社工作的人,杜老師也是有“野心”的人。
他希望本國的書藉可以豐富起來,樣種繁多一些。
彆咱們國內的孩子想看點書,還總是隻能買國外的,或者是中譯英的。
聽出了杜老師的心聲,沈早早一本正經地道:
“既然這本作文書你們已經準備了那麼久,也收錄了一些作品。要是我的那些作文能通過,那可不可以先出這本作文書,後出理科的複習輔導資料?”
杜老師:“看你的作文質量。”
作文書的出版等於已經籌備得差不多了,隻差好的作文兒了!
所以,隻要好作文兒的量一達標,作文書出來的的確是比另一上類彆的快多了。
沈早早:“杜老師,你在這裡等一等,我拿件東西給你看。”
杜老師:“……不會這些作文集,你也準備好了吧?”
沈國根:“不好嗎?”
杜老師:“好,好極了!”
要是他們的出版社想搞點什麼東西,提供素材和資料的人都像沈早早這樣,那何愁他們出版社不壯大,不能揚名?
沈早早這樣的人,得讓他們出版的工作效率提高到一個非常變態的程度。
沈早早拿來的是一本極普通、每個學生都在用的作文本:
“這些作文,你可以拿回去慢慢看。如果決定可以采用,能出作文書了,可不可以儘早把樣書寄給我?”
“可以。”
杜老師接過一看,嘴張了張,這作文寫得是可以啊。
跟他們出版社之前精心收集的作文質量完全有得一比,甚至還高了那麼一丟丟。
沈早早是個文理全才?
沈早早:“當然,有什麼需要改動的地方,就得辛苦杜老師多跑幾趟了。改作文,沒問題。”
杜老師:“改不改的,我說了不算,但這頭一篇,應該沒問題。”
現在的情況就是看沈早早這本作文簿裡的作文,能用得上幾篇,可以湊出多少量來。
因為唯有量足了,這本作文書才能出得出來。
“那麻煩杜老師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