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豇豆的地兒早已經被李氏搭了架子,現在豇豆的藤蔓已經順著架子爬滿了,一根根猶如細麻繩粗細的的豇豆,隱在綠葉和藤蔓之間,一簇簇的粉紫色小花,星星點點的夾雜在當中,預示著這半壟的豇豆將會迎來一個好收成。
“這豇豆可結得不老少,回頭還得讓你爹給添點兒肥,它能連著結上幾個月呢。”李氏看著架子上已經掛下不少的豇豆,不由得很是高興。
這座溫棚裡因為種了大豆、茄子之類的蔬菜,就當中種了一壟的辣椒,長勢倒也不錯。
李氏又帶著幾個孩子來了旁邊一座溫棚,這裡麵除了一壟大豆一壟辣椒外,還有半壟的圓茄子和半壟的黃瓜,那圓茄子一個個結得猶如小燈籠般,圓滾滾的很是惹人愛。
一旁的黃瓜秧照樣順著架子攀爬了上去,翠綠的葉子和藤蔓,一朵朵黃色的花苞盛開在其上,顏色很是有些打眼。
趙怡然上前彎下腰,仔細的看了看,已經發現藤蔓下結了不少的嫩黃瓜,有些才剛剛有拇指粗細,也有幾根足有一尺來長了。
她想了想,還是伸手挑那長成尺來長的摘了兩根下來,新鮮的黃瓜看上去就是水靈靈的,頂端的黃色花蕾還沒完全凋謝。
趙怡然把這兩根黃瓜放籃子裡,又隨著李氏的腳步去了另外一座溫棚,這裡麵除了辣椒就是種了一些小油菜,靠近棚邊處種的小油菜,已經有十幾公分高,有些地方明顯看出被趙振興采摘過。
幾人跟著李氏走了一趟,籃子裡麵除了兩個茄子,兩根黃瓜之外還拔了一些芫荽和幾把豌豆苗。
說到這豌豆苗,要不是趙怡然發現了,李氏幾人還以為豌豆都是要等開花後結了豆莢,把這豆莢摘來吃,卻不知這豌豆苗鮮嫩得時候摘來炒著吃,最是清甜爽口不過。
摘了這一籃子的新鮮菜蔬,趙怡然早就想好了晚上回去,要整幾個新菜式出來給大家嘗嘗。
幾人又是不停歇的忙了一個下午,直等到把所有成熟長紅的辣椒摘完,早晨帶來的所有籮筐和簍子也都裝滿了。
李氏先讓幾個孩子把棉襖換上,她和趙振興又把所有溫棚的油布蓋好,幾人這才開始把裝滿辣椒的簍子和籮筐往林子外麵運。
直到最後一個籮筐被趙振興搬出來,幾人這才開始商量這些怎麼往山外運。
“要不這樣吧,我們先運一半出去,回頭孩子他娘你先用板車裝了,帶著大丫他們一道幫忙推回去,我和書哥兒……還有黑丫一道兒繼續把這山穀裡的往外運,正好你們回頭,我們這些想來也能運到山坡那邊去。”
趙振興看著地上的這些簍子,出了一個主意。
其他人聽了,覺得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便都點點頭,“行,就照爹說得來吧。”
拿定主意,幾人也不耽擱,背簍子的背簍子,趙振興更是拿出扁擔繩子等物,直接挑起一對籮筐,當先一步往山穀外麵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