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裡沒有糍粑,羅穎覺得趁此機會可以做出來試賣。
“洪嬸,你把大少爺喊過來。”羅穎說。
“我這就去。”
洪氏知道自家少夫人肯定又想到掙錢的法子了,立刻跑去喊劉一帆。
而此時劉一帆正在跟村長確認本村以及附近幾個村子裡的需要幫扶的特困戶。
“村長爺爺,曉勇叔,你們給的這個名單,情況是不是跟咱村梅婆和疤子爺爺差不多?”劉一帆說,“要是有兒子,還四肢健全,身子硬朗,我是不幫的。”
劉疤子因為年幼的時候掉火坑裡,臉毀了一大半,左手燒成了拳頭狀,今年都五十好幾了,沒有父母兄弟和媳婦,每天日子過的苦哈哈的。
梅婆今年六十多了,老伴兒常年靠離不開藥,沒有兒子,隻有三個閨女還死了兩個,就剩一個也是個離不開藥的藥罐子。
“你放心吧!這些人我都親自去看過了,家裡的條件跟梅婆還有劉疤子都差不多,都是沒兒沒女的孤寡老人。”
劉一帆聞言點點頭,說:“那這樣吧!村長爺爺,明兒跟我走一趟,咱們一起去看看他們。”
“這都快過年了,你要是能幫到他們,他們也能過個好年。”
“大少爺,少奶奶問你這邊忙完了沒有?”洪氏過來催了。
劉一帆緊張的問洪氏:“可是娘子有事?”
“不是的,是少夫人又想到了賺錢的法子,想跟您商量呢!”
“莫不是又想到了什麼好吃的?”劉曉勇調侃道。
洪氏說:“少夫人想做........嗯......對,糍粑,少夫人說要做糍粑。”
村長說:“一帆,要不你就先回去吧!明天去的時候,你再來喊我。”
“行,那我就先走了。”
劉一帆大踏步走回家來,羅穎這時候剛把木槌和石碓的樣子畫好。
“親愛的,你回來了。”
“洪嬸說你又有掙錢的法子了。”
“你看這是用來做糍粑的工具,在我們那兒......呃......在我師父的家鄉每年臘月都要做糍粑吃。”然後羅穎把圖紙給劉一帆,還把做法大致給他講了一遍。
“那我這就讓人去準備一下,先做一千個出來,賣賣看。”劉一帆說,“不過要趁熱把糯米飯搗爛,這是個力氣活兒,得找壯漢來乾才行。”
“沒錯兒,這是個力氣活兒,而且會很辛苦,所以要多找點人,輪流上,一天工錢三十文,捏糍粑的老人孩子都可以做,一天工錢給二十文,給他們都包吃兩頓,一天乾活五個時辰。”
“行,聽你的,我馬上讓人去做。”
“對了,扶貧的事情怎麼樣呢?”
“村長爺爺和曉勇叔已經把名單都給我了,不少人呢!”
“你打算給多少東西?”
“一家一兩銀子,十斤小米。”劉一帆說,“娘子,你是不是有什麼想法?”
“你給的這些東西,於我們而言不算什麼,但是實際上分量可不輕,咱們本來是好意,但是我擔心會把人養懶,打個比方說,某某人能動的時候不動,就想著等動不了了,你劉大善人會給他們送錢送糧。”
羅穎記得這種事情,在現代屢有發生,某人心善經常幫助彆人,哪怕是陌生人也幫,出錢又出力,結果後來,彆人一有麻煩就去他家,一缺錢就去他家吃,就在他家住,住上個把月賴著就不走了,更可笑的是,那些無賴還說本來就是人家應該做的!
所以,有時候做好事都得掂量掂量。
劉一帆聞言,覺得很有道理,升米恩鬥米仇不也是這個道理。
“咱家不是還有很多花生嗎?讓他們給咱剝花生吧!”劉一帆說,“雖然他們年紀大了,體力活乾不了,但是剝花生還是可以的,每剝出一斤花生仁給一文錢,一天讓他們賺十文錢,過年過節再以員工福利的名義給他們發糧食和雞蛋,我想應該足以生活了,這次就先送十斤小米他們,至於錢,就讓他們自己動手賺吧!”
“劉疤子隻有一隻手,不能剝花生,就讓他去廠裡燒火好了,一天包吃一頓,他年紀那麼大了,工時不能太長,就四個時辰吧!月休三天,工錢一百文一個月外加小米十斤、雞蛋十個。”
“就依你,我現在就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