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政令(1 / 2)

縣中庫存糧食虧空數目為50石, 也就是500鬥粟米,黃縣令光是庫糧補交的銀子就有250兩,是一個縣令五年的俸祿。

另外還有其他需要補交的銀子大概30兩, 最後他總共交了280兩才算脫身。

到他臨走那日,何文靜在門口看那些仆人來來往往的搬運箱籠,眼中暮色沉沉, “三年清知府, 十萬雪花銀”, 不知黃縣令當這三年縣令相比知府又收刮了多少民脂民膏?他最好是祈禱不要被自己發現他什麼貪贓枉法之舉,否則

“來人,把典史請來。”何文靜朝門外吩咐了一句, 轉身回了內堂。

“是。”衙役領命而去, 很快便將劉典史請了來。

何文靜正在內堂翻閱案卷,見人進來, 頭也不抬問道:“不知劉典史可知曉縣中目前關押犯人人數多少,各犯何罪,量刑如何?”

劉典史早知新任縣尊大人不好糊弄,卻也沒想到他才上任就這樣拚, 一時有些怔愣。

“劉典史?”何文靜沒聽到回答,抬頭朝他看過來。

“啟稟大人, 縣衙大牢中目前關押犯人一百二十二人, 其中死刑犯三人, 重罪不得開釋八人,其餘人所犯之罪皆不重,便暫做關押。”劉典史在心中回憶記檔上的內容,一五一十的回答。

“我記得一年前陛下才大赦過一次,所犯之罪凡不涉及殺人害命以及謀反欺君者皆可赦免, 如何短短一年之內縣衙之中又關押了這麼多人。”何文靜手中沒停,繼續發問。

“稟大人,非是我等故意,實乃縣中百姓多不服教化,刁民難馴,故而小懲大誡。”劉典史不以為意。

何文靜聽到這,手中動作停頓,抬眼看他,“照你這麼說,這些百姓都是罪有應得了?”何文靜笑笑,見他似要辯駁,伸手止住他的話,“就說這件案子吧,下溝村的兩名村民在菜市因攤位發生爭執大打出手,巡街衙役將兩人捕來,至今已有三月,既未定罪也未放出。”

何文靜翻過一頁又繼續道:“李家村有一村民拒不納糧,戶房小吏稱其態度蠻橫多有阻撓,是以關押大牢之中,如今已有半年之久。”他說完又拿過旁邊放著的一本賬冊,“可這冊子上卻明明白白寫了該戶村民稅糧已清繳。”

放下賬冊,何文靜看他一眼,繼續往後翻,“再有另一案”

劉典史聽著他滔滔不絕的話,隻覺得頭上有汗不斷冒出,等何文靜終於停下來,這才吞吞口水,邊用袖子擦汗邊道:“請大人明察,下官早已將這些案卷整理成冊,隻是前任縣尊大人一直忙於政務還未來的及處理此事,因此便耽擱得久了些。”

“啪!”何文靜將文書摔到桌上,冷笑:“劉典史這是見黃大人走了便開始推脫責任了嗎?”

“典史職責為緝捕盜匪、稽查獄囚,一縣之中的治安都歸劉典史所管轄,豈是輕飄飄一句前任縣尊大人來不及處理就可以推脫的?”

何文靜起身行到他麵前,沉聲道:“如今春耕在即,劉大人將百姓家中頂梁柱捕來獄中,可知將對百姓影響如何?劉典史既然身負重任,還望以後做事多方考慮,不要再有輕率之舉。”

“大人教訓的是,下官下官以後必定仔細核查牢中犯人罪行,保證再無此等事情發生!”劉典史見縣令大人給了他一個台階下,忙不迭保證。

他這些年過的日子可算輕鬆,底下衙役捕快抓了些什麼人,構不構成關押的罪行他都沒去關心過,反正等這些犯人家中送來銀錢,他便將人放了,這一抓一放之間銀子就進了口袋。至於沒錢的,那就現在牢裡關著吧,等什麼時候開竅了再說。隻是如今看來是再不成了。

“三日內將大牢中所有犯人的情況整理清楚,若是所犯之罪在律法中沒有明文規定量刑的即刻釋放,其餘未定罪者,你則需按照罪行的輕重緩急與我報上來,三日之後本官要親自升堂處理,五日之內必須將此事處理完畢。”何文靜下了最後的命令。

“是,下官即刻去辦!”劉典史心中叫苦不迭,看來他這幾天都沒辦法睡覺了。

等劉典史退出去,何文靜坐回書桌旁,又朝門外吩咐道:“來人,去將吏房的書辦叫來。”

剛才去請劉典史的衙役得了命令又再次跑出去吏房叫人,心中不由得感歎,這新任縣尊大人還真是雷厲風行啊。

等書辦到了,何文靜便讓他擬一道告示,凡春耕無糧種的百姓皆可到縣衙賒借,由裡正報上名單及數量,秋收時按所借之數返還即可,隻若有逃欠著,追回後按刑律充勞役。

另若是家中無口糧者賒借,也可一並報於裡正,隻每戶最多可借2鬥,秋收時需按所借之糧返半成利,若到期未返還則改為一成利,逃欠與前者同罪論處。

“大人”書辦有些遲疑,“這恐怕不妥,萬一他們又不賒借還逃進山裡,那大人豈不是要鬨了虧空?等三年後大人與下任縣令交割可就得自己補上差額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