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爭議(2 / 2)

當然,古代抵抗風險能力弱的也不隻是這一方麵就是了。

等何文靜說完,奉天殿內一時間竟是無人出聲。

之前還義憤填膺的眾位大人們要麼皆一臉若有所思,要不就是像兵部尚書邢洪釗那樣,因為找不到辯駁的話,便站立一邊,不置一詞。

趙珩也在思索他這話的可行性。

朝廷之所以管控官鹽,就是因為這是百姓每日必不可少的東西,而百姓們每日都在花銷的銅錢顯然比鹽更重要。

隻是

“由朝廷全麵管控錢莊一事並非完全不可行,隻是此事事關重大,所涉及銀錢之巨難保無人動心思,到時若出意外,豈非置朝廷信譽而不顧?”趙珩仍有些擔憂。

這事確實無法根除,何文靜暗歎。

而且不僅不能根除,甚至就像趙珩說的,還很有可能會落入一些“蛀蟲”的手裡,造成銀錢大量流失。

這件事要辦成的基礎是,必須要有很嚴格的監管措施,同時,坐在龍椅上的皇帝也必須是一位明君,否則若是遇上一位昏庸的皇帝,那麼這些銀錢一定會很快被其揮霍一空。

若真到那時,朝廷的信譽肯定會蕩然無存,而百姓嘛,自然也會心生不滿。

可是何文靜本就不是信奉皇權至上的人,若那時坐在皇位上的人昏庸無道,那這皇帝被推翻,在他看來絕對是件好事,而且越快越好。

像曆史上那種,因為皇帝死了,自己也跟著一同赴死殉葬什麼的,何文靜是絕不可能做的。

以前他就說過,他之所以想讓這個朝代強大起來,就是為了讓幾百年後那些先驅們能少拋灑些鮮血,讓改革的過程不那麼慘烈。

至於哪個朝代的皇家姓氏能不能千秋萬代的流傳下去,這他不感興趣。

而至少從目前來看,趙珩還算得上一位明君。

“陛下請放心,臣這裡還有一份詳細的計劃書,對於如何監管官辦錢莊,還有每年如何進行資金審查,這裡都一一寫了出來,請陛下禦覽。”

內侍將何文靜手上的奏折取了轉呈桓帝,何文靜便隻能靜待他最後的決斷。

趙珩仔細翻看著這一份厚厚的奏章,底下的朝臣眼神時不時在龍椅的桓帝和何文靜之間來回,殿內似乎湧動著一股莫名的氣氛。

一刻鐘後,趙珩終於將折子合上。

“此事朕一時之間還不能下決定,等散朝之後朕與內閣的幾位大人商量一下,明日再做朝議。”

目前朝廷的內閣成員有四人,分彆是翰林院大學士孫憑、戶部尚書王文複、吏部尚書孔昌黎,還有早年輔佐先帝,如今已逐漸開始慢慢退出朝堂的禮部尚書兼太子太傅沈約。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剩下的事就不是何文靜能夠乾預的了。

包括他的頂頭上司王文複,何文靜雖然平日與他也算相處的融洽,但也不敢保證這位王大人就一定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畢竟不久前他才婉拒了王家的拉攏。

至於翰林院大學士孫憑,以前何文靜在翰林院時能見到這位大人的機會也不多,倒是最後出河工書的時勉強說上了幾句話,印象中這位大人是個不愛站隊,但是每次所說的話卻能一錘定音的人。

吏部尚書嘛,以之前從宋易口中聽到的來看,他應該是個極重利之人,至於這位平時沒什麼存在感的沈大人,何文靜仔細思索了片刻,腦中對他的印象就隻有三個字——和事佬。

他猜測此次內閣商議,許最終還是要看有“內相”之稱的翰林院大學士孫憑的態度。

如果對方支持,那麼這個提案及很有可能通過,如果他反對,那麼在朝堂上遇到的阻力也一定不會小

作者有話要說:  【1】原文出自《資治通鑒》感謝在2021-08-26 16:58:55~2021-08-27 16:53:5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放肆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