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寶泉(1 / 2)

南書房, 議事廳。

趙珩坐在上首,四位身著紫袍的內閣大臣都各自端坐椅上,無人出聲。

這四人在朝堂上時就未曾表態, 如今已經到了議事廳還一副穩坐釣魚台的架勢,趙珩皺皺眉,開始點名。

“孫愛卿, 對於戶部侍郎提出的開辦官製錢莊一事, 你以為如何?”

孫憑捋胡子的手頓了頓, 起身答道:“臣以為何大人所言既有可取之處,然也有不少弊端,事關重大, 臣不敢妄下定論。”

這話說了就跟沒說一樣。

趙珩輕哼一聲, 從旁邊的案幾上拿起剛才何文靜呈上的那本折子,搖了搖:“既然你們想知道他在這裡麵寫了什麼, 那便都看看吧。”

一旁的內侍趕忙上前取了折子,從大學士孫憑開始挨個讓四人傳閱翻看。

等最後一人看完,內侍又重新將折子取了遞回趙珩手中。

“現在幾位也都看完了,如今便都來說說, 你們覺得這辦法是否可行吧。”趙珩將折子隨手放回案上,目光依次掃過四人。

孫憑想了想, 斟酌道:“臣以為, 若真能按照戶部侍郎折上所寫的辦法實施嚴格的監管, 那麼此事與朝廷來說,應是利大於弊。”

“王愛卿呢?這事是你戶部提出的,你對此事有何看法?”趙珩沒有表態,又看向王文複。

王文複不慌不忙的起身,平靜道:“臣以為此事雖然卻能給朝廷帶來不少好處, 可是人心難測,即使以後朝廷可以派人監管,但是如此巨財,難保不會有人利欲熏心,到時若是出事,則必定動搖朝廷威信,因此臣不建議采納何侍郎的方案。”

吏部尚書孔昌黎也隨之起身,道:“臣也以為此事不妥,若真推行官製錢莊,則主管之人權利過大,必會成為朝廷隱患,不可不防。”

趙珩之前也沒料到何文靜會提出這樣大膽的想法,本來他是有點抵觸的,但又覺得他此舉必定與自己之前給他下的命令有關,所以也有些拿不準。

可現在四位內閣大臣已經有兩位表示明確反對,他又有些失望,難道這事真要就此作罷?

“太傅以為如何?”趙珩看向一直沒出聲的沈約,目光灼灼。

此時三人都已表了態,沈約也不能例外,見桓帝點到自己,便也起身,隻是臉上神色卻一改之前的漫不經心,變得十分端肅認真:“臣以為此事可行,而且這是我朝走向強盛的關鍵一步。”

一向在朝中當老好人和和事佬的沈約能說出此話,不僅是趙珩,就是其他三人也都十分驚訝。

“不知沈大人何出此言?”孔昌黎按奈不住,首先發問。

沈約轉身,看著他答道:“方才老夫聽了王大人和孔大人的話,其實總結下來,二位所顧慮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如此史無前例的改變會給朝廷帶來麻煩,甚至可能動搖國之根本,可對?”

孔昌黎想了想,點頭:“按沈大人所說,確是如此。”

“難道沈愛卿不這麼認為?”趙珩緊緊盯著沈約,似乎想從他口中聽到能讓自己徹底安心下來的理由。

誰知沈約卻搖搖頭,道:“此舉確實會有極大的風險,然不破則不立,我朝開國已過一甲子,若要圖強必要下猛藥,若依舊墨守成規,則隻會故步自封。”

趙珩也明白他的意思,否則他也不會啟用何文靜。

“若要推行此法,不知眾卿家可還有其他良方否?”

“陛下!”

見桓帝似有動搖,王文複和孔昌黎皆大驚:“陛下需得三思!”

目前四人是兩票讚成兩票反對,最後是否同意何文靜的提出的辦法,那就隻能看趙珩怎麼決斷了。

不過王、孔二人也從趙珩的問話中聽出他的意思來了,皇上還是支持的。

否則若真堅決反對,又怎會讓他們反複討論?必定早就在朝上否決了。

他如此做,不過就是想找一個合理且名正言順的理由,而且最好是內閣四位大臣都一直讚成。

孫憑看著滿臉抵觸的吏部和戶部兩位尚書大人,想了想,出聲道:“臣以為,雖然戶部侍郎所提的辦法確實不錯,但是王、孔二位大人的顧慮亦需重視,陛下不若像當初屯田製那樣,先在京城和周邊幾個省試點,若是效果不錯再推行全國,如此一來也算兩全其美。”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怔。

趙珩聞言也長舒一口氣,含笑道:“孫愛卿不愧為國之棟梁,所言甚得朕心,此舉確實可算是兩全其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