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梅也是這麼想的,便痛快的把字據簽了。
後麵周婆子又想要淑梅的提親禮,說她是祖母,東西該給她。
淑梅懶得聽她的,直接搬了東西就走。
最後他們全家在大東隔壁院子安了家,一家子開始跟大東學做麵。
來年的時候,一家子都會做麵條了。
生意不僅好了,還開了一家麵館。
家裡攢了錢,就能休憩一下舊院子。
來年秋天的時候,淑梅就風風光光的出嫁了。
梁老太作為媒人,被請了上座。
瑩姐兒也跟過去湊熱鬨。
---
話說回來。
三年一到的秋闈,梁晉跟伍老四還有陳大姐夫一起去了州府,準備大展身手。
梁晉跟伍老四這次比較有信心。
因為這一年多來,他們跟景父學了很多,對那些難題也都懂了詞義,比三年前要胸有成竹一點。
陳大姐夫也花了好些銀子,去了一處老舉人家讀了大半年的書,也有所長進。
這次三人一起去趕考,都希望能中個舉人回來。
伍氏這次淡定很多,每日照樣帶孩子,或是去看臘肉鋪。
倒是梁老太依舊緊張的要死,每天燒香拜佛的。
瑩姐兒看在眼裡,就說,“祖母,不然咱們山上拜拜吧?”
正好出去玩一玩。
最近她讀書都累死了。
景父看她是個好苗子,一直給她發派較有難度的課業。
伍氏每次都會盯著她,直到她寫完。
嚴格的讓人不敢鬆懈!
而且如今不光是讀書,伍氏都開始教她拿針線了。
她大有望女成鳳的心思。希望女兒能成才,會女紅,會廚藝,還會管賬。
恨不得把瑩姐兒教成鎮上最優秀的姑娘。
瑩姐兒每天行程被安排的滿滿的,好幾次撒嬌想出去玩,伍氏都不肯。
最後梁老太難得看心疼了,讓伍氏,“你對她是不是嚴格了些?她還小哩。”
但伍氏卻一改慈母常態,說一不二。
“她六歲了,前些年讓她玩鬨可以,如今大了,該把女紅那些學起來了。”
女紅跟廚藝,還有看賬本,都是要日積月累學起來的。不是一天就能學會的。
所以伍氏在瑩姐兒學習方麵上,都不讓步,必須要讓她學優秀。
梁老太見兒媳婦說一不二,沒人家有氣勢,隻能溜了。
瑩姐兒知道她娘是為她好,隻能放棄玩鬨的時間,乖乖去學女紅了。
這次她爹難得出遠門,她就想著出去燒香拜佛,順便透透氣。
梁老太知道她的意思,便跟伍氏說。
“我帶瑩姐兒還有康哥兒去山上拜拜佛,給晉哥兒求個好兆頭。”
伍氏覺得這主意可以,便同意了。
瑩姐兒一見可以出去玩,當即一溜煙的跑出去了。
伍氏看她逃跑的身影搖搖頭,嗔了一句,“個小屁孩。”
還以為她不知道她想去玩呢?
她知道閨女學習累,故意放她出去玩一天的。
個傻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