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木婉愣怔了一下,牛八嬸自覺失言了,略帶尷尬地笑了笑,解釋道:“年輕就是好,湊在一起居然一說便是一下午。”
木婉“嗬嗬”地笑開了,“八嬸你這是怪我沒有將東西早些送過來嘍!”
一句話既緩解了尷尬的氣氛,又將牛八嬸剛才的話給搪開了。
雖然有心跟牛八嬸交好,可卻不代表可以隨便查探她的**。
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哈哈!”牛八嬸爽朗的一笑,挑眉看著木婉,嗔怪道:“這都被你看出來了?”
木婉願意配合,得意地一笑,“那是自然的了。”
兩個人有意避開剛才的話題,便東家長,西家短地扯開了。
兩人聊著聊著,便聊到了年節上了。雖說時間尚早,可眼下已經入冬了,對年節的準備也該提上日程了。
木婉順口提了一句,“我先前給小雅買了一塊料子,小嫂子答應幫忙裁新衣服。小丫頭知道後,都要樂瘋了。”
一句話也是巧妙的回答了牛八嬸先前的問話。
兩個人在一起能談論什麼,無非就是一些衣服、布料、胭脂、水粉之類的話。
牛八嬸心裡一突。說不出為什麼,就是覺得剛才不應該問出那樣直白的話。
再次開口時,語氣中便少了一分慢待,多了一分尊重,“你小嫂子裁的衣服,在咱們村裡可是數一數二的。”
不過,在心裡默默地將小嫂子在賬本上記下了一筆。
就不相信一下午沒有找到機會將話題引到林清樾的婚事上。
顯然是沒有將她拜托的事情放在心上。
木婉的唇角微不可查地勾了勾,笑著附和道:“是呀,小嫂子的手藝可是沒得挑的。
若不是眼看到了年節,大家都忙,我都恨不得將我的衣服送過去裁剪了呢!”
自己這雙手,簡單的縫縫補補倒是可以的。
可若是要她做一件像樣的衣服,那就嗬嗬了。
牛八嬸隻當木婉忙於生計,無暇做那些。
眼睛轉了轉,便說道:“你這一提,我倒是想起來了。若是忙不過來的話,倒是可以去村東頭兒的你四姑姑家看看的。”
牛八嬸口中的四姑姑,姓李行四,因為是一位和離歸家之人。
於是,年輕的小輩兒無論是相熟的還是不相熟的,都稱她為四姑姑。
四姑姑不但人長得漂亮,也非常能乾。年輕的時候,去李家提親的人都要踏平門檻了。
李家父母千挑萬選的,終於選中了鄰村的一個姓王的年輕人。
後麵的故事就有些俗套了。
兩個人成親後,男的在家裡的資助下,在縣城裡開了一家筆墨鋪子。
女的在一家繡莊裡做繡娘。
兩個人的日子倒是順風順水,紅紅火火的。
成親後不久,李氏便有了身孕,隻可惜,接連生了兩個姑娘。李氏急哭了,可她丈夫卻安慰她說沒事兒,我們還年輕。
當時,村裡人無不對著這位姑爺豎起大拇指的。直誇李氏嫁了個好人家。
可是,轉眼間,她家二姑娘秋蕊都七歲了,李氏的肚子還是沒有動靜。
這讓生意越來越紅火的王姑爺不淡定了。
這麼大的家業,總得有個繼承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