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富貴錦繡最新章節!
蘇嬤嬤給莫問倒了一杯茶,笑著催促道:“這是你最喜歡的大紅袍,嘗嘗看。”
“嗯,謝謝娘!”莫問端起杯子,心不在焉地喝了一口。
唉!
蘇嬤嬤在心裡長長地歎了口氣。
這滿心欣喜的回來,不但沒有看到笑臉相迎,反倒是被一股莫名之火燒得體無完膚。
擱在誰都心裡,都不會舒服的。
蘇嬤嬤也覺得木婉有些無理取鬨,可在莫問麵前,她總得替她遮掩一二。
免得兩人之間有了隔閡,給了彆人可趁之機。
她歎息道:“在你剛離京時,婉兒便病了······”
“病了?”莫問心裡一顫,語帶焦急地追問道,“怎麼了,出什麼事了?”
蘇嬤嬤對莫問的反應很滿意,便將木婉這兩次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
不過,這番話說得倒是有技巧的。
雖說沒有誇大其詞,可將那其中的凶險卻描繪地淋漓儘致。
最後,她聲音顫抖地說道:“········若不是兩次都恰好被發現,恐怕·······恐怕我都要經曆白發人送黑發人了。”
話音落下後,還是一臉心有餘悸的樣子。
莫問也嚇得不輕,聲音嘶啞地問道:“怎麼回事?婉兒的身體一直都很好的,怎麼會病得那樣凶險呢?”
蘇嬤嬤歎息道:“八成是有人覺得婉兒她擋了彆人的路。”
“雖說,婉兒沒有跟他們相爭的打算,可是卻阻止不了彆的想法啊?!唉!”
“不行!”莫問用力的一拍桌子,“不能讓婉兒繼續待在這裡了。”
“你有什麼打算?”蘇嬤嬤低聲問道。
心裡一陣怦怦亂跳,說不出是緊張,還是擔心?
莫問:“我這就去求陛下賜婚,讓我和婉兒成親。”
隻要離開了皇宮,那些人就是想算計也找不到機會了。
再者,兩人成親後,他便有理由名正言順地將她護在羽翼下,再也不會受人欺淩了。
蘇嬤嬤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確實是婉兒離開皇宮最簡單直接的辦法。”
“隻是,陛下那邊········”我擔心他不肯放人。
莫問挑著眉頭問道:“陛下那邊,兒子自有辦法。娘可是還有彆的顧慮?”
蘇嬤嬤麵露難色,“我擔心又引起什麼風言風語。”
京城裡的人都閒的厲害,萬一捕風捉影,傳一些不好聽的話怎麼辦?
莫問卻沒有那麼多顧慮,“我和婉兒沒有在一起長大,大家對我們的關係也不過是一知半解,沒事的。”
真正知道內情的人,是絕不會亂嚼舌根的。
蘇嬤嬤心裡還是不踏實,“那你要如何跟陛下提這件事情?”
莫問的笑容有些複雜,“其實,我跟先皇提高這件事情的。”
“雖然,先皇當時沒有答應,可我相信他定然會同意的。”
很有可能在遺詔上就有提過,隻是林清樾狡詐,當時,將這件事情壓了下去。
······················
禦花園裡有一大片湖泊,明媚的陽光下,平靜的湖麵波光粼粼,十分迷人。
湖泊的中心處有一個亭子,名為湖心亭。
穿過湖心亭,便可以看到一大片的荷花。
眼下雖不是荷花盛開的時節,可碧綠的葉子鋪滿整個荷塘,更有那含苞欲放的荷苞點綴其中,真是美不勝收。
林清樾站在湖心亭的欄杆處,雙手背在身後,眉頭緊鎖。
縱使此處風景如畫,也無法讓他展顏。
他突然開口,淡淡地說道:“你真的想好了嗎?”
莫問麵色堅定,語氣認真地說道:“是,早已想好了。”
他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陛下國事繁忙,微臣不應當拿這點小事來打擾您的。”
“是微臣思慮不周,還請陛下原諒。”說著,對著林清樾的背影一禮。
他本想著,有了皇上的賜婚,京都裡那些貴妃會對婉兒,高看一眼。
卻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們父子二人都是一個德行,這麼點小事推三阻四的。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求他們了。
他三書六聘地來迎娶婉兒,也是一樣的。
至於以後,他自有辦法讓她風光無限的。
林清樾忍不住側過頭看著他,微眯的眼睛裡閃過一絲寒光,“你這是在威脅朕?”
“微臣不敢!”莫問行禮的姿勢不變,語氣不卑不亢。
林清樾低聲嗬斥道:“好一個不敢!朕告訴你,若是朕不允許,你什麼事情都辦不了。”
不信,你就試試!
莫問沒有跟他犟,“陛下說的,微臣自然是信的。隻是,您不會的。”
“莫問!”林清樾轉過身來,沉著臉看著他,“誰給你的自信?”
莫問心裡絲毫不懼:“是陛下您給的。”
“朕?!”林情緣冷哼一聲,“這話說得怪好聽的。你倒是說說看,朕是如何給了您信心?”
莫問:“因為情分。陛下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當初在俞縣時,婉兒也是把您當親弟弟的。”
“如今,您的身份今時不同往日,自然不會不顧她的安危。”
言外之意,木婉若是繼續留在你身邊,便會有生命危險,這一點,你不會不清楚。
難道你就要眼睜睜地看著她陷於危險而不顧嗎?
林清樾:“·······”他說的這些,自己還真的沒法反駁。
他冷冷地盯著莫問,恨不得將他的身上盯出一個洞來。
莫問恭敬地站在那裡,仍然保持著行禮的姿勢。
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決心。
唉!
林清樾在心裡長長地歎了口氣。
收回目光的同時,也轉過身,沉聲吩咐道:“行了,你走吧!”
莫問躬身答應道:“是,陛下,微臣告退。”
林清樾靜靜地站在那裡,淡然的麵色中,多了些許堅毅。
路再難走,他也會堅持下去的。
婉兒,你等著我。待我將這江山鞏固之後,便會將你接回來的。
打定主意後,林清樾麵色平靜地走出了亭子。
第二天早朝,林清樾先是聽了幾位朝臣的啟奏。
待事情結束後,他便嘉獎了定國公,陸玉喜,以及莫問三人。
對他們這次送先皇的靈柩去皇陵一事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