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莉站在原地等了文靜一小會兒,就看到那個亭亭玉立的身影朝著自己走過來。
看到文靜走來,莫莉指著那個大大的招牌說道:“你說要請我吃的就是這個?”
“很好吃的耶!我也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來這家小店來吃的,吃了一回我就忘不掉它的味道了,真是好好吃啊!
怎麼?難道你不愛吃這個嗎?走吧,我保證你吃過了,會忘不掉它的味道的。”文靜拉著莫莉的手,走進了那家牛雜小店。
要說這是一家小店,一點都不誇張,進到了裡麵,是一個穿糖葫蘆的走廊,在走廊的兩側牆邊,幫著幾張單人或者是雙人的桌子。
櫃台則是在走廊的儘頭處,一位穿著牛仔圍裙的,戴著一頂牛仔帽的男士,笑著對她們倆招呼著。
“歡迎來到小店!兩位美女請來我這裡點菜。”
文靜還沒走到櫃台,就朝著那位老板說道:“老板,給我和我的姐妹一人來一份牛雜。”
“好嘞,還需要彆的嗎?”老板問道。
“再給我另外加一分白蘿卜,還有一份筋,多放點辣椒。”莫莉說道。
聽到莫莉說,文靜驚奇地看著莫莉說道:“你吃過牛雜啊!我還以為自己找到的這家店是獨一份呢!”
莫莉朝著文靜笑了一下,說道:“我也沒說我沒吃過牛雜啊!其實這東西我在深圳幾乎每天都成的。
不過在那裡可不是在店裡麵吃,深圳到處都是賣牛雜的路邊小推車,買完了之後拿著竹簽,邊走邊逛街,那又是另一番滋味哦!”
文靜和莫莉坐到了一張雙人桌前,說道:“看來我是在你麵前班門弄斧了呀!我忘了你是從外地回來的了。
看來你在外麵的時間也很久啦,我可沒去過那麼遠的地方。不過,這家店的味道是我最愛吃的,所以我要帶你來這裡嘗嘗。
也不知道你吃了之後,跟你在深圳吃的有啥區彆沒有,我可沒有吃過正宗的牛雜。”
莫莉笑了笑說道:“我也好久沒吃牛雜了,要不是你領著我來這裡,我還真不知道在盛京還能吃到牛雜的。
這東西是廣東人常吃的東西,我當時在廣州就已經愛上它的味道了。”
莫莉說完,則是看著牆壁上關於對牛雜的介紹。
牛雜,又稱“牛雜碎“,是牛內臟的統稱,是發源於老廣州地區的一道傳統美食。
據說,上古一位大王在先農壇親耕祭祀農神時,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當地百姓饑饉,立即下令屠宰親耕的牛,將其牛肉、牛肚、牛心、牛肝、牛百葉、牛腸等放入鍋中。
百姓食後醇正鮮美,味道甚好,至此流傳下來。
故事從湛江的湖光岩說起。
相傳原先那裡並沒有湖,原是寧、托兩條村莊,住有數十戶人家,男耕女織,人們本都過著安定和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