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產婦宮口近全開或經產婦宮口擴張至4cm時,應左側臥位臥床。
排尿和排便:產婦沒2-4小時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響宮縮及胎頭下降。
初產婦宮口擴張4cm,經產婦2cm時,應行溫肥皂水灌腸,既能避免分娩時糞便汙染,又能反射作用刺激宮縮加速產程進展。
但胎膜早破、**流血、胎頭未銜接、胎位異常、有剖宮產史、宮縮強估計1小時內分娩及患有嚴重心臟病不宜灌腸。
其他:產婦應備皮,初產婦、有難產史經產婦,需再做一次骨盆外測量。
第二產程
1、定義:
第二產程也稱為胎兒娩出期:從宮口完全擴張至10cm到胎兒娩出。
初產婦約需1-2小時;經產婦一般數分鐘即可完成,但也有長達1小時者。
第二產程的時間因人而異,此時仍需考慮到產婦的個人的配合度及用力技巧。
2、臨床表現:
(1)破膜。宮口全開後,胎膜多數已經自然破裂。如果沒有破裂,則會影響抬頭下降,應人工破膜。
(2)宮縮。破膜後,宮縮往往會停止,產婦略感舒適,隨後宮縮交錢增強,每次持續1min或更長,間歇1-2min。
(3)排便感。抬頭下降壓迫盆底組織時,產婦有排便感,並不自主地產生向下用力屏氣的動作。
(4)胎頭露出。宮縮間歇期,胎頭或露出後又縮回,或露出後不縮回。
(5)胎兒娩出。隨著產程進展,胎頭娩出,接著胎兒娩出。
3、產程觀察及處理
(1)密切監測胎心
由於這個時候宮縮頻而強,因此需密切監測胎兒有無急性缺氧。
勤聽胎心,每5-10分鐘聽一次,最好用胎兒監護儀外監測。
如發現胎心減慢,應立即進行**檢查,儘快結束分娩。
(2)指導產婦屏氣
指導產婦適當運用腹壓,方法是讓產婦雙足蹬在產床,兩手握產床把手,宮縮時深吸氣屏住,然後如排便樣向下屏氣以增加腹壓。
於宮縮間歇時,產婦呼氣並使全身肌肉放鬆。
宮縮時再繼續屏氣,以加速產程進展。
(3)接生準備
初產婦宮口開全、經產婦宮口擴張4厘米且宮縮規律有力時,做好接產準備工作。
讓產婦仰臥於產床上,並調整臥位成半坐臥姿,是產婦很提成30°-60°以使產婦感覺較舒適也較好用力。
然後由產房護士為產婦做會陰消毒及準備用物。
(4)接產
要領是讓胎頭以最小徑線在宮縮間歇時緩慢地通過**口,同時要注意保護好會陰。
如果會陰過緊或胎兒過大,估計分娩時會陰撕裂不可避免者,或母兒有病理情況急需結束分娩者,助產士會建議做會陰切開術。
第三產程
1、定義:
第三產程為胎盤娩出期,從胎兒娩出後到胎盤娩出,約需5-15min,初產婦和經產婦所需時間都不會超過30min。
2、臨床表現
胎盤剝離後娩出:胎兒娩出後,子宮突然變小,胎盤不能相應縮小而與子宮壁發生錯位而剝離。
剝離麵出血,形成胎盤後積血;子宮繼續收縮,增加剝離麵積,使胎盤完全剝離而娩出。
其他胎盤剝離的表現還包括露在**外的臍帶長度變長、子宮底上升到腹部、子宮變圓球形等。
3、處理
(1)新生兒處理:新生兒娩出後,首先要清理呼吸道,繼而處理臍帶。
清理呼吸道:胎兒娩出後,將胎兒置於平台上,及時用新生兒吸痰管清除新生兒口腔及鼻腔的粘液和羊水,以免發生吸入導致新生兒窒息和新生兒肺炎。
當呼吸道粘液和羊水確已吸淨而仍無啼哭時,可用手輕拍新生兒足底促其啼器。
新生兒大聲啼器,表示呼吸道已暢通。
處理臍帶:用兩把止血鉗夾住臍帶,在兩鉗之間剪斷。切斷後碘酒酒精消毒,最後包紮好臍帶。
新生兒阿普加評分:新生兒阿普加評分法用以判斷有無新生兒窒息及窒息的嚴重程度,是以出生後一分鐘時的心率、呼吸、肌張力、喉反射、皮膚顏色5項體征為依據,每項為0-2分。
滿分10分,屬正常新生兒。
其他處理:擦淨新生兒足跟打足印及指印於新生兒病曆上,係已標明新生兒性彆、體重、出生時間、母親姓名和床號的手腕帶及包被。
送新生兒至嬰兒室,並進行體格檢查:
測體重、身長及頭徑,注意新生兒是否成熟,與孕周數是否相符。
②檢查頭部:枕先露的胎頭,為適應產道形狀,常發生胎頭變形。
若胎頭在骨盆內較長時間壓迫,則頭皮軟組織可發生局部水腫或稱產瘤,多在1-2日內自然消退。檢查囪門大小及緊張度。
③檢查心、肺、肝、脾及四肢活動情況,注意有無損傷等。
④注意有無畸形,如唇裂、多指(趾)、脊柱裂、足內翻等。
(2)檢查胎盤胎膜
首先需檢查胎盤大小、形狀、重量及完整性,然後要注意胎盤有無鈣化及是否有血管異常的情形。
最後要測量臍帶長度並檢查臍帶血管是否異常及胎膜是否完整等。
臨床上與胎盤娩出後會給予子宮收縮劑來幫助子宮收縮。
(3)檢查軟產道
胎盤娩出後,仔細檢查會陰、**、宮頸等部位有無裂傷。
若有裂傷,應立即縫合。
(4)預防產後出血
正常分娩出血量不超過300ml。如果出血量出現過多的情況,應立即處理。
產程延長
通常說的產程延長,是指強烈的宮縮也不能達到預期的臨盆狀態。
醫生會仔細監控每個分娩階段的時間,一旦發現產婦所用的時間超過了一般正常水平,會診斷為難產,並且迅速地處理:借助產鉗,或者進行剖腹產。
致難產現代醫學可以在早期就診斷出可能會導的不正常現象,並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很多情況在分娩開始以前就可以預防了。
常見的有以下7種情況,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並存。
(1)潛伏期延長:指潛伏期超過16小時。
(2)活躍期延長:指活躍期超過時。當活躍期宮口擴張速度初產婦1.2cm/h、經產婦1.5cm/h時,常提示活躍期延長。
(3)活躍期停滯:指活躍期宮口停止擴張達2小時以上。
(4)第二產程延長:指初產婦第二產程超過2小時(硬膜外麻醉無痛分娩以超過3小時為標準)、經產婦第二產程超過1小時。
(5)胎頭下降延緩:在宮頸擴張減速期及第二產程時,胎頭下降最快。
此階段胎頭下降速度初產婦1.0cm/h、經產婦2.0cm/h,稱為胎頭下降延緩。
(6)胎頭下降停滯:指減速期後胎頭下降停滯1小時以上。
(7)滯產:總產程超過24小時。”
當崔丹丹講完這些的時候,發現下麵,已經有很多孕婦拄著下巴睡著了。
崔丹丹也覺得自己有點講的太學術了,這些好像是給醫生講的,於是雙手拍著巴掌,將那些孕婦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