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軍舉旗時將會有兩支軍隊,一支是一個團規模的精銳火器軍隊,一支是人數未定至少超過火器軍隊作為輔助的冷兵器軍隊。
火器軍隊的軍銜安排,普通士兵為下士,副班長為中士,班長(以及組長)為上士,副排長為少尉,排長和副連長為中尉,連長和副營長為上尉,營長和副團長為少校,團長為中校。
冷兵器軍隊的軍銜安排要比火器軍隊的軍銜安排低一級到兩級,冷兵器巨弩地的普通士兵為列兵,班長和副班長為下士,副排長為中士,排長為上士,副連長為少尉,連長為和副營長為中尉,營長和副團長為上尉,團長為少校。
在少校之後還有中校、上校、少將、中將、上將,不算士官,一共九個品級。
這就是人民軍的大致編製,另外方南打算在人民軍中加入指導員和政委兩個重要的政工乾部,指導員和政委一般情況下不參與軍事指揮,主要負責做士兵們的思想工作。
就比如人民軍,指導員和政委們需要讓士兵們知道自己是為了全天下窮苦老百姓去戰鬥,推翻明朝地主階級,讓全天下的窮苦老百姓不再受壓迫,過上好日子。
軍隊的思想建設非常重要,明朝的大多數軍隊的士兵和軍官都抱著一個想法,升官發財,一旦軍隊死傷三分之一,很容易這支軍隊就會潰敗,他們參軍是為了升官發財,可不是想要去找死。
明朝的軍隊中也有少部分不是為了升官發財或者兼有升官發財,就比如抵禦沿海倭寇侵襲和邊關抵禦遊牧部落侵襲的軍隊,有不少人參軍就是為了保衛自己家園。
這樣的軍隊意誌更強,就算死傷超過三分之一,也不會輕易潰敗。
而人民軍要有更加頑強的意誌,指導員和政委們要讓士兵們為了自己的目標去努力戰鬥,說起來這樣有些殘忍,但是在戰爭中死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讓戰爭勝利,儘可能減少己方的傷亡。
連級和營級配指導員,指導員軍銜低於連長和營長一級,但在連級和營級裡屬於第一副職,地位僅次於連長或者營長,高於副連長或者副營長。
團級、團級以上、特殊的營級,配備政委,軍銜安排與指導員一樣。
人民軍之後是人民軍政府的官員階位安排,這裡方南不但算按照現代世界的國級、副國級、部級、副部級這樣進行安排,而是繼續使用九品官職,與人民軍的九階軍銜對應。
不過九品官職的劃分要等到建國時,在建國前,隻進行縣長、鎮長、村長這些略簡單的劃分,而且和明朝官員大不一樣,就比方知縣和縣長,明朝的知縣是全縣民政事務大小一起抓,人民軍政府的縣長會將事務按照分成各個部分。
像明朝的知縣,其是一縣的最高民政長官,位列正七品,如果按照品級上看並不高,完全可以“芝麻綠豆的小官”來形容知縣。
如果以權力來說的話,知縣的權力雖然在那些知府、知州、布政使的眼裡不算什麼,但是在縣一級中,縣令可謂是如同土皇帝一般的存在,正所謂“抄家的知府,滅門的知縣”,想想看能讓一個家庭被滅門的,知縣在縣裡的權力可謂是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