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農業計劃(2 / 2)

絞明 珩毅 3502 字 10個月前

改良農作物,農民們幾乎都知道在糧食中選出顆粒飽滿的留作明年的種子,實際上最開始的各種農作物畝產量很低,是在農民們一代代篩選下,這些農作物畝產量才慢慢增加。

可以說同樣的農作物同樣的土地,一千年前可能隻養活一千人,一千年後卻能養活兩千人甚至更多,人口增加和農作物產量有著很深的聯係。

改良農作物涉及到生物知識,不少三年教育畢業生對生物知識非常感興趣,看《初級生物》書自學,其中就有人對改良農作物比較看重,想著改良農作物,讓其擁有更高的產量。

在大山中人民軍沒法去實驗,如今人民軍已經擁有那麼大地盤,拿出一些土地用於改良農作物實驗不成問題。

改良農作物不單單可以提升產量,還可以抗倒伏、抗澇等等多個培育方向,簡單的培育改良農作物人民軍現在就可以進行。

人民軍政府中沒有農業部,卻有一個農業司,專門負責農業上的事情。

在今年農田開始種植後,農業司官吏經常在田間行走,去觀察老百姓種田,觀察農作物長成。

農業司官吏最為重視農作物長勢好的農田,看看農作物長得好是農田緣故,還是種子緣故,又或者人的緣故。

如今農業司人員增加不少,農業司邀請不少經驗豐富的老農加入農業司,一起對農作物進行培育。

不過在這個時代裡改良農作物是一個持續時間比較漫長的事情,或許需要幾年時間才有一個成果,研究人員需要耐得住寂寞。

至於擴大種植其他高產農作物,人民軍政府並沒有這個計劃,玉米、土豆、地瓜三個高產農作物在廣東都能夠找到身影,種植麵積也不小。

但對於老百姓來說,這三種農作物都是粗糧,能夠選擇的話,大家更願意種植細糧,價值高,人也喜歡吃,粗糧價格低,若不是為了飽腹,誰也不想要吃,用來喂家畜比較合適。

明代人口也就一億多,到了清代,人口翻著倍增長,耕地麵積增加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還是玉米、土豆、地瓜三種農作物種植麵積大大增加,老百姓原本不喜歡吃這三種糧食,但是為了活下去為了填飽肚子,老百姓不得不選擇這三種不好吃但產量大的糧食。

慢慢的,老百姓也就習慣這三種糧食,口味發生改變。

現在人民軍治下老百姓不喜歡吃粗糧,人民軍政府也不能去強迫,現在老百姓手中的農田都種植細糧,也能夠讓人民軍治下所有人都吃飽飯。

不過糧食還是越多越好,修建水力設施對天災有一定抵抗能力,但天災對農作物產量還是有影響,一旦天災嚴重,農作物減產嚴重,若是沒有足夠的儲備糧食,依舊會出現餓死人的情況。

所以人民軍政府才製定好幾個針對農業發展的計劃,希望人民軍治下糧食產量不斷增高,起碼人民軍治下不能再有人餓死的事情發生。

糧食多了,人口也會增加,相比於地球,華夏大地上的人口還是太少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