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水力大紡車(2 / 2)

絞明 珩毅 3294 字 10個月前

方南給韓嘉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建立紡織機研究所,目前紡織機研究所研究人員中,有兩人來自蒸汽機研究所,算是借調,隨時都可以回蒸汽機研究所。

除了蒸汽機研究所兩位研究人員,還有熟練打造人力紡紗機、織布機甚至水力大紡車的工匠,以及工匠家屬中熟練使用紡紗機、織布機的女性。

暫時女人還無法與其他陌生男人一起乾活,使用紡紗機、織布機的多是女性,所以選擇工匠家中的女性來參與研究比較合適。

另有廣州大學的幾位學生對蒸汽動力紡紗機、織布機感興趣,也參與到對紡紗機和織布機的研究中。

紡織機研究所正式成立,開始對蒸汽動力紡紗機和織布機進行研究,隻要研究成功了,參與到研究中的人都會獲得來自方氏商會大筆金錢獎勵,機器專利權歸方氏商會所有,畢竟是方氏商會投入資金聘請人員進行研究。

隻要蒸汽動力紡紗機和織布機研究成功,方氏商會就會投入更多資金對這兩種機器進行生產,親自建立一家大型紡織廠,讓所有人看到紡織廠生產棉布的效率。

接下來方氏商會將會以製造機器為主,將機器賣給勳貴家族的商會,讓這些商會建立大型紡織廠,簡單的說就是方氏商會帶著勳貴家族賺錢,等到紡織業大爆發後,才會將機器賣給其他商賈。

不過製造機器賣機器的事情還要等一等,機器還沒有研究出來,紡織機紡織機,實際上紡織機並不是一種機器,而是兩種機器,分彆是紡紗機和織布機,棉花需要先紡成紗,之後用紗線來織布。

研究製造紡紗機相對簡單一些,因為先人們已經研究出一種水力紡紗機水力大紡車。

紡車是采用纖維材料如毛、棉、麻、絲等原料,通過人工機械傳動,利用旋轉抽絲延長的工藝生產線或紗的設備,通常有一個用手或腳驅動的輪子和一個紗錠。

隨著紡車發展,錠子數目增加到2至3枚,最多為5枚,宋元之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各種傳世紡車機具的基礎上,逐漸產生了一種有幾十個錠子的大紡車。

水力大紡車與原有的紡車不同,其特點是:錠子數目多達幾十枚,及利用水力驅動。

這些特點使水力大紡車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適應大規模的專業化生產。

以紡麻為例,通用紡車每天最多紡紗3斤,而大紡車一晝夜可紡一百多斤,工作時需使用足夠的麻才能滿足其生產能力。

既然已經有水力紡紗機,接下來紡織機研究所的任務就要簡單一些,可以在水力大紡車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水力換成蒸汽動力,紡車部分也可以進行改變,畢竟紡車已經不需要固定在河邊。

隨著蒸汽機的出現,先是主要在礦山使用的提水器,很快蒸汽機床也會出現,為人民軍打造更多的火器,等到蒸汽紡紗機出現,才會讓更多人明白蒸汽機的意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