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師生傳承(2 / 2)

絞明 珩毅 3381 字 10個月前

讓底層老百姓識字,算是一個比較好的開始,識字不代表老百姓真的就懂得所有大道理,不過相比於不識字,識字的老百姓在識字過程中多多少少還是能夠懂得一些簡單的道理,稍微讓老百姓變得不盲從。

全民識字早在人民軍還在大山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方南親自擔任老師教學生們讀書識字、算術以及其他的知識,方南又給學生們布置一個任務,學生們回家後,需要在家人空閒的時間裡,將自己在學堂中學習到的知識教給家人。

這也算是一種學習方式,在學生教家人知識的時候,自己又重新學習一遍。

起初學生的父母不怎麼願意學,主要還是因為自己孩子教自己,他們有些害臊,為了讓學生的家人們跟著學生學習,方南告訴學生們一個方法,學生們對自己家人說,這是老師安排的任務,必須要完成。

方南在青山寨中已經擁有一定的地位,方南的話必須聽,漸漸的,學生們的家人們都開始認識字學會算術。

這種模式隨著師生一代代傳承下去,在人民軍走出大山的時候,可不止是三年教育畢業生們能夠讀書識字,還有學生們的家人也能夠認識一些常用字,會簡單的算術。

能夠認識常用字和會簡單的算術已經足夠了,他們也跟著走出大山,起初他們的知識見識不足以在人民軍政府中擔任高官,但是擔任一個小吏還是可以的。

隨著人民軍走到今天,這些在出山時就已經三十多歲的人,有的人在工作崗位上慢慢成長,級彆最高的人已經成為一縣之長。

也有的人無法繼續進步,或是繼續擔任一個小官,或是放棄職位回家過著近乎養老的生活,他們的兒子在人民軍中已經是中上層,養活一家人沒有問題,可能他們會閒不住,繼續侍弄幾畝田地。

主要還是最初的時候缺少人手,給了這些思維幾乎快要定型的中年人一個機會。

之後隨著人民軍占領整個廣東,新建立的學堂/小學中,老師同樣給學生們布置教授家人識字、算術的作業。

沒用多長時間,學生的家人就接受這個事實,老師的作業是其一,另外老師也給出其他解釋,比如學會認字和算術,再賣糧食買東西的時候,就不會被騙了。

大字不識一個的底層老百姓,的確經常被騙,卻無可奈何,誰讓他們不識字,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識字,擺脫被騙的命運,沒想到隨著人民軍到來,不但自己孩子有讀書識字的機會,連自己也有讀書識字的機會。

實際上這些底層老百姓能夠讀書識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民軍給老百姓分田地,有了屬於自己的田地,老百姓依靠種田就能夠吃飽飯,一年中空閒時間多了起來,有時間去學習。

若是在以前,隻能租種地主土地,被地主和官府剝削的嚴重,每天從早忙碌到晚,大晚上累的直接睡著,哪有心思去讀書識字。

從廣東,再到與廣東相鄰的四省,能夠認識常用字和會簡單算術的老百姓越來越多,不過相比於華夏大地億萬人口,文盲率並沒有降低太多,但是隨著三年教育畢業生們的努力,遲早有一天文盲率會降低到百分之十以下,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上了年紀不願意學習的老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