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看到程曦那難以克製的興奮眼神, 程錚卻隻是矜持自製的一笑:“這卻也隻是孤的一點子設想,還不知道是否會成功……且不必用這樣的眼神看著孤,沒得叫人害臊。”
“不不不。”程曦連連搖頭,隻讚歎道:“爹爹無需這麼謙遜, 這主意曦兒想著竟是極好的!都說槍杆子裡出政權——如此看來這軍隊的力量可是必須的!”
“……槍杆子裡……出政權……?”
程錚不免便和和徐浩對視了一眼,彼此都有些驚奇,徐浩更是止不住的道:“這話兒小郡主卻是從何處聽說的?初時聽起來的確是粗鄙不堪,可細細想了……這其中竟是大有奧妙!”
不止徐浩,竟是程錚也偏頭想了一想, 這才道:“卻不知這樣的話兒是哪位高人說的?孤……倒想結交一番。”
程曦頓時便苦了臉:你想結交?你便是再想結交我也沒法子在這個時空給你變個毛太/祖出來啊?
就緊巴著一張臉吭哧吭哧的道:“卻是曦兒聽內院的丫頭小子們說的。許他們也是幼年時順帶著聽了一耳朵, 因這話順口兒便無意間記住了罷?”
這個結果不由使得程錚和徐浩失望了幾許——程錚府邸裡的太監宮女皆是宮中帶出來的, 而這宮人的來源便海了去了,說是五湖四海也不為過。因此要從那些人中問出究竟是誰聽說了這話,再依據著提供的線索去找人?
不是不可能,但也是幾乎不可能!
便隻能放下了這份心思,隻歎息道這般的人定然便是隱世不出的高人,得之自是有幸, 可若是求不得?卻也是命。
就回轉了心思, 收縮了思緒, 隻依舊說那官員外放之事。
可許是被這話兒刺激了,徐浩卻又有些回神了:“殿下這想法雖好,隻是本朝的軍隊皆是……”
“本朝的軍隊是軍戶製度, ”程錚就接了話, 隻一聲長歎, 道:“這孤自然是知道的,但……但眼下也隻有這一條路可走了——不然彆的不說,隻說那軍戶和世家的關係,孤便隻能死了這條心了。”
這點徐浩自然是知道的,本朝□□自立國之後,深感前朝軍備力量衰落,便建立了衛所屯田製度,軍人們單立戶籍,又稱為軍戶。軍戶一般父子相傳,世世代代皆為軍籍,凡在籍者,不得交易,不得參加科舉——因此他們的出路,除了以軍功立身之外,竟是再無他法了。
也因此,本朝的軍戶,是一件人人躲避的苦差事。而軍戶的來源除了原本□□麾下的軍隊外,還有歸附、謫發和垛集軍。
這歸附,便是投降的前朝部隊。謫發,即因犯罪而被罰充軍役的官吏和軍民。可這兩種包括原本的軍隊後人都在漸漸減少,因此除上述三種外,第四類,也就是垛集軍產生了,垛集,即由全國各地征平民所充之軍,現在已經成為衛所軍士的主要來源,也是一件平民百姓人人避之不及的苦差事。
而除這些之外,軍戶家家有田,□□曾言:邊地軍隊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則為二分守城,八分屯種。且畝稅一鬥。
後世這個數字雖有增減,但大致是差不離的。
此外,軍戶們統一歸大都督府管轄統領,隻是□□之後的皇帝們深感這大都督府權力過重甚至威脅到了皇權,便在其下又設立了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以為節製。
都督府設立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等官。下轄衛所,設指揮使等官;每衛管轄五個千戶所,設千戶等官;每千戶所管轄十個百戶所,又設百戶等官;每百戶所又管轄兩個總旗,設總旗官;每總旗及設五小旗……如此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尤其要命的是,這全國的軍戶,都是由都督府直接管轄的,絲毫不受地方行政長官的約束。因此竟像是一塊潑水不進的鐵板,不但程錚這個太子了,有時竟是連皇帝都有一種束手無策之感,反而是程鈺,能夠借著世家的關係親近一二。
沒錯,這些世家既然是領兵出身,那便也做過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等官,再不濟也是一個千戶,因此算起來竟是這五軍官兵的老上司了,便是此時不在其位了,也總有兩三分的香火情在——
可卻是和程錚無關了。
也因此,也難怪程錚這樣著急的要想辦法伸手了。
徐浩雖覺得程錚這手伸的有些急,但也知道程錚此時已是全然沒有辦法,控製不了軍隊,程錚便是僥幸坐上了那個位子隻怕也做不長久!因此便是伸手伸得急了,也好過不伸手的等死。
況且對於應該如何伸手,便是徐浩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或者應該說是他好似有個主意,隻是目前尚且雲山霧罩的且看不清楚,便斂了口隻不言語,隻待這思路理順略略,找到了那突破口才好說話。
而程曦且有些似懂非懂。
本來嘛,這軍戶製度雖也算是源遠流長了,但是……但是它幾乎沒有出現在電視劇穿越或者遊戲裡啊!因此便再是在曆史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引領過一時的風雲,程曦也隻能無知的表示沒有聽說過。
對此她是很有些歎息的:要是這是清朝的八旗製度該多好啊!須知有多少穿越的前輩前仆後繼的將九龍奪嫡時期穿成了婁子,又有多少寫文的大大對此的政治經濟——也包括對漸漸開始腐敗的八旗製度針砭時弊啊?
……真真是天亡我也!
程曦隻能一聲歎息,決意回去之後且要從程錚的嘴中將這軍戶製度原原本本的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