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於程錚心中多少挽回一下形象。
……
當然了,讓林海能這麼輕易且快捷的就接受許家兄弟倆的布置並‘調配’,其中的根本原因還於:相較於許家大兄弟倆的這一布局的完整詳儘,更叫林海滿意的也還在於這一完整詳儘的布局之中,幾乎處處都留下了許家兄弟不可磨滅的烙印!
有了這些印記在,也即便在這之後,程錚想要‘追責’,許家兄弟妄圖以‘總領’的名義將罪責推脫到林海的腦袋上……卻也隻需程錚不傻,就能看出其中的‘蹊蹺’來。
如此,林大人又何不順水推舟?
……
…………
也就越發誠摯的對著兩位許家老爺拱手道:“二位大人果真老謀深算,也叫在下當真自愧不如。”然後頓了一頓:“隻,也既此事為兩位大人一力籌劃,那在下又如何能腆著臉占據著虛名?莫若退位讓賢,也算是在下有自知之明了。”
許家兄弟:“……”
並不希望林海這麼好說話怎麼辦?
畢竟,這事兒除去林海,他們也是當真找不到彆的人可以‘托付’了:“林大人,我二人也並非是無事獻殷勤——”
是的,許家兄弟之所以送林海如此一頂高帽,還真不是如林海所想的那般——至少並非完全如林海所想的那般是為了能更好的往他頭上甩鍋,而實則是:“隻您也知道。我兄弟倆固然是冒著大風險上……二皇子殘部家的門,隻我倆的搜承擔的最大風險也不過就在於登門那一刻罷了,林大人您卻是不同的!”
——確實是不同的。
還是林海可能會承擔的風險高於許家兄弟所承擔風險的不同:宗親的家下人可正在江南與程錚共事呢!故,也即便許家的兩人需得頂著程錚的怒火登勳貴、且是二皇子一派的勳貴們的家門吧,但他們的最大的威脅也是最大過錯,都不過集中在他們登門的那一刻罷了!
這一刻,興許會是他們違逆……或者僅僅瞞著程錚行事的‘高光時刻’,而在這一時刻之後,也管他們是轉身掉頭就走呢,還是被勳貴們迎進門去做一尊不開口不說話,隻管微笑的彌勒佛塑像……都不再重要了。
什麼?為什麼不會是他們同勳貴們密謀且達成合作?
彆開玩笑了,勳貴們會平白無故的跳轉陣營?而許家兄弟又會傻乎乎的給出主意說動他們跳轉陣營的利益?若在這點上達不成共識,那許家兄弟縱使登門,也不過是去送上‘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的,更會連帶這微笑都不是友好的表現,而不過是極力向二皇子手下的勳貴們傳達自己不是來砸場子的‘善意’——
所以對方也隻需克製住不要即刻動手就好!
可林海那處卻是即將麵對全然不同的局麵:不說程錚現下裡真是指望著宗室們出力氣的,就說宗親那群人可是天然便有著保護傘的!他們的身份足以確保他們隻要不犯傻做出一些什麼讓當代或是下一代帝王萬萬容忍不得的傻事兒,那他們也隻管可勁的‘浪’。
且他們也確實有常人難以企及的好胃口……以及好牙口。即使是麵對程錚這位一國之儲君,他們都能毫不遲疑的一口咬下去,並真就能狠狠的自程錚的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當然了,因著程錚的‘英明神武’,這一傷害最終有自他自個兒的身上轉移到了旁的人——比如說二皇子、三皇子的手下人身上。
但是吧,若是程錚或者林海再度上門懇求他們幫忙或是暫且收手,那他們也是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再一次的向著眼前人狠狠咬上一口的。
而這一次,興許程錚或林海就沒得那個好本事能將傷害轉移了。
所以,若說許家兄弟的登門是靠勇氣,那林海的登門就是拚‘實力’了,也或許,還須得有那麼一點點的運氣?
……
這麼一想,許家兄弟倆的‘恭謙’及‘自知之明’,似乎也就顯得極為有道理了。
偏偏林海並不願就輕易的接受這一道理。
還能恰相反的表現出十足的謙虛……不不不,根本就是異常固執、到可以評價一句龜毛的堅持著同許家兄弟就誰的貢獻更大而孜孜不倦的相互推讓。
又因著雙方到底隻是在推讓‘名義’而非推讓責任。故而這一推讓,不但確實可道一聲林海謙遜,也實在有叫許家兄弟倆在被林海推得齜牙咧嘴一腦門青筋、恨不得就給林海一棍子將之砸昏了好直接拉過他的手簽字畫押完事的同時,還不得不摁耐著同林海繼續你來我往。
……
好容易,兩人終將林海說服了。其間所經曆的艱難險阻……也幾乎叫倆人錯以為自己不是在奉林海為主,而是在送林海上斷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