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章 既生瑜何生亮(1 / 2)

大國芯工 推土機FFX 5000 字 10個月前

科學技術怎麼發展?科學家一般是怎麼玩呢?

在普通人眼裡,非常高大上的東西。

而在王岸然看來,全是扯淡。

科學的發展靠的是科學家的幻想,哦,準確的說是猜想。

總結出來八個字,就是“大膽猜測,小心求證。”

當然,這猜也不是瞎猜,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科學的方法之上。

第二天,胡教授打開張大京發過來的電子郵件,一看標題,差點嘔血三升。

“怎麼可能,這是我的idea!”

施加電壓,通過的電流,回路電壓變化曲線,漏電曲線分析。

胡教授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篇數據詳實,分析到位的技術文章。”

而看到最後的結論,胡教授傻眼了,bism數學模型,關於電壓,漏電,電子通過率,一整套的數學公式,甚至還推斷出晶體管的使用壽命。

“我原來做的,都是彆人走過的路。”

胡教授眼睛直盯盯的看著作者,第一作者季小青。

他突然有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整個人萎靡的癱倒在椅子上。

隱約間,聽到電話鈴聲,書房外,胡夫人道:“老胡,你的電話,張大京張總從中國打過來的。”

“接到書房吧!”

……

“老胡,怎麼樣,這篇論文?”

這話落在胡教授的耳中,特彆的刺耳。

“還在看,技術數據還需要驗證。”

“行,有結果了告訴我一聲,我也是受人之托。”

胡教授一陣沉默。

“老胡,多謝了,等下次去美國,我在單獨謝謝你。”

“……”

“老胡,在嗎?能聽到我說話嗎?”

“……”

“老胡,長途很貴啊,要不,先就這樣吧。”

張大京一臉懵逼的就要掛上電話,從話筒裡傳來胡教授的聲音。

“大京,這個季小青是什麼人?”

張大京忙把話筒貼到耳邊,心下一喜,既然胡正明對這個季小青感興趣,那也可以肯定這篇論文質量還是有的,至於能不能上一線的期刊,這個他可不敢保證。

“我對這個季小青不是很熟悉,我知道她是華芯科技的技術人員,他們的老板,或許你聽說過,王岸然先生。”

“速龍cpu,撕裂者顯卡,那個華芯科技的王岸然?”

“嗯,就是他!”

胡教授長歎一口氣,道:“大陸,也就華芯科技有這個實力了。”

胡正明很清楚,要開展fi新型晶體管的bism數學模型的研究,沒有足夠的財力是不可能的。

自己也是剛剛獲得了ibm的資助,開始實際的驗證實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