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晉國局(2 / 2)

“武師父放心,我有分寸。”餘初眼神一深:“皇上的局也布得差不多了,江夏國那邊就等著收網了。江夏國的事一了結,其他幾國想必也被皇上列上日程了。”

“陛下雄才偉略,幾個國中之國的確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武道子道:“集中皇權,陛下才能更好地實現抱負。朝中陳大學士私下裡曾與我說過,陛下的成就恐怕會超越世祖陛下,成為一代聖君。陛下如今才二十春秋,今後統領朝綱的時間還長著……在陛下的統治之下,我大晉的國運定然會越走越順暢,更加繁榮昌盛。”

世祖是大晉第三位帝王,開國帝王雖然建立了大晉朝,但在位不過短短三年便因打江山時積累的病痛折磨而薨逝,第二位太宗皇帝在位十年,是個保守的治國之人,在他的治理下,大晉隻維持了開國以來的現狀。太宗統治後期,幾個分封的“鎮國王”蠢蠢欲動想要爭奪王位,取正統而代之,大晉政局開始混亂。

直到世祖登基,迅速平定了大晉內亂。雖然最終那幾個分封的鎮國王因為牽連太廣,世祖沒能將他們一網打儘,但也采取了分封製,列土封疆,暫時解決了這一問題。雖然這導致大晉後來幾個分封國的坐大,讓大晉無法集中統治,但在當時不得不說是一種懷柔政策,迅速平息了亂局。

當然世祖的功績並不體現在這方麵。在世祖統治的二十來年時間裡,大晉整個王朝的各個方麵都得到了發展,農業、手工業、商業的成就達到了開國以來的頂峰。邊境上麵,世祖在積極鞏固邊防的基礎上,還將大晉的國土擴大了很多麵積。尤其是在世祖統治的最後幾年,大晉倉廩滿糧,百姓安居樂業。

因為世祖的功績,以至於世祖因病薨逝時,舉朝上至大臣,下至百姓全都因此痛哭不止,全國哀悼。

自世祖之後,大晉卻再也沒有出現過一位這樣的君主。但好在有世祖打下的基礎,所以儘管接下來的幾位帝王資質平平,大晉也能很好地維持統治。

陳大學士對當今皇上的期許很高啊……

餘初笑了笑,點頭道:“皇上想必也想成為世祖陛下那樣的君主,畢竟皇族成員對世祖陛下的崇拜是自來就有的。”

夜晚天涼,餘初幾人圍坐在柴火堆周圍還是能感受到涼意,尤其是冷風一直吹著,又是在空曠的道路上,更加讓人覺得冷颼颼的。

趕路的時候難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沒有客棧,沒有驛館,隻能在路上露宿。夏日還好,冬日著實凍人。

好在餘初一行四人都有功夫的底子,倒也不怕嚴寒。休息一晚,第二日天還沒亮幾人便繼續上路了。

儘管餘初料到一路上不會很太平,卻也沒想到那麼快就遇上了來阻他進京的殺手。

“看來府裡那位是等不及了。”武道子眼中精光乍露:“也對,公子如今已經及冠,此番要是回去,對他著實是一大威脅。”

餘初輕笑一聲:“這次還下了血本的,武師父應該看得出來,這一批人,個頂個的好身手啊。他還真是看得起我。”

餘初的話雖然說得輕鬆,但身體卻絲毫沒有放鬆,整個人緊繃著,全神貫注地注意著對方的動靜。

敵不動,則我不動。

僵持了半晌,對方率先開口道:“楚小公子,得罪了。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到了地府,還望楚小公子不要記恨我等。殺!”

一場激烈的廝殺在這空曠的路上上演,冰天雪地裡,刀劍相撞的聲音格外清楚刺耳,時不時閃過的兵器的寒光讓人瞧了就遍體生寒。

餘初手裡的武器並非一般人所用的刀槍劍戟一類,而是他一直隨身攜帶的那管玉笛。他的身手和招式不像楚儘和衛應那樣硬碰硬,以蠻力取勝,也不像武道子那樣靈巧轉勁,以防禦為主。他雖然身手也並不咄咄逼人,可是他卻是毫無保留地全力進攻。他手中的玉笛不知在其中安置了什麼機關,竟然收放自如,即便對方撤了招式,玉笛裡詭異伸出的尖細利刃也能追隨而至,瞬間切割掉對方的喉頸大動脈。

餘初的身上已經染紅了好幾塊,他沉聲吩咐道:“今日所見之人,全部除掉,一個不留。”

另三人立刻響亮應道:“是!”

一場讓人膽戰心驚的殺戮繼續上演著,在凜冽的寒風中似乎往京城的方向傳遞著一個血腥的信息。

他,回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