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新婚(2 / 2)

庶女亦安 風謐蘊虛白 10346 字 11個月前

“二姑娘的婚事,你可有相中的人家?”彭氏是個知機的,知道婆婆有此一問必有後話,打蛇上棍道,“我瞧著實在沒有太合適的,正想請娘幫著相看呢。”彭氏嫁進來之初,也是想過婆母不好相處該怎麼辦的。可過了這些年,早就把那會子的心緒忘得一乾二淨。這樣的好婆母,打著燈籠也找不到的。

顧老夫人沉吟一下,“我娘家有個侄孫,年紀和二丫頭相當,品性也好,你若有意,仁哥兒成親那日我請他來吃宴,你與二丫頭好好相看下。”尚仁成婚確是個好由頭。而能讓孫女借機相看,顧老夫人也不可謂不是一個好祖母了。

彭氏一聽是婆婆的娘家侄孫,心下先稱意一回。誰不知道婆婆顧氏出身大族,和平原陸氏相比,也是分毫不讓的人家。

顧老夫人看出三兒媳已有幾分意動,不由潑她冷水道,“彆隻看是我的娘家人就不細看了,這可是二丫頭的終身大事,不能馬虎了。”雖說本朝不禁合離再嫁,但有哪個是不希望自家姑娘一開始就和順美滿的?

彭氏忙點頭,又聽顧老夫人道,“我那侄孫雖不是旁支出身,可他父、祖皆未出仕,眼下也隻有他在京求學。年前又落了榜,打算三年後再考的。”彭氏心裡一合計,這便是已經有了秀才功名在身,又是正支一脈,家中必然富貴。

把自家條件在心裡滾過兩回,彭氏自覺找不到下一個這麼稱心如意的人家。父祖為官的,自家未必有功名。身上有功名的,卻未必有這樣厚實的家底。

直到顧老夫人說,“那孩子父母都在老家,給他在京裡置辦了個大三進的宅院,素日裡也不往煙花柳巷去,也是個肯用心苦讀的。身邊也沒人侍奉,是個潔身自好的。”顧老夫人想要做這門親,必然要把侄孫的好處拿來說一說。她這番話本意是讓兒媳不要覺得侄孫今年落了榜,往後考功名艱難,這是個用心苦讀的性子。一考就中的那是少之又少,尚仁這樣的翻開史書又能找到幾個?

不料彭氏的心思都被那個大三進的宅院吸引去了,彭氏心想,她父親現在不過也是個四進院落,還是從祖父那裡繼承的。顧家一出手就是大三進的宅院,家裡銀錢必是湊手的。就算日後要接二老來京,亦或是跟著外任,總是有個落腳的地兒。

彭氏心裡已經把對方當女婿看了,隻是還沒見過人,不好妄下定語。

“全憑娘做主,到時仁哥兒成親,還請娘務必將人請來才是。”彭氏語氣親昵。

顧老夫人頷首,又道,“隻是若瞧定了,可要早些成婚才是。莫要拖到三年後放榜,那樣就不好了。”說白點,萬一顧家那位侄孫三年後中舉,給他說親的人家,說不定比白成理官位還高些。老夫人也是怕兒媳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到時萬一反悔,可連帶著把自己的臉也打了。

彭氏忙應道,“這是自然。”女兒今年十七,便是明年就成婚,也已經十八了。更何況走完三書六禮,說不得得拖到後年去。女兒這樣的年紀嫁過去,

再沒什麼不穩當的。

萬一女婿要是三年後中了舉,女兒也是官夫人了。自家再稍微使點力,就再也不愁了。

顧老夫人提起亦嬋的婚事,也是想著亦真尚且沒有著落,也不能拖著底下的妹妹跟著不出嫁,這才找了三兒媳來。

眼看著彭氏做起了美夢,顧老夫人不輕不重地敲打了下,“二丫頭是有著落了,那四丫頭呢?你可有想著她?”亦婉今年也已經及笄,若不早些相看婚事,等再過兩年,就更艱難了。

亦婉的婚事且比亦嬋更難說些。往底下找,又是周全教養長大的。往高看,卻又有些夠不著。畢竟白家三爺隻是個五品,且不是實職,又不是翰林那等清貴。

亦嬋說起來還有個做閣老的親祖父,官居三品的外祖父。亦婉名義上也是如此,可內裡卻是有些弱。白閣老肯照看孫女,彭家那位就不一定了。畢竟亦嬋的婚事彭家也沒什麼好人選,還得托了顧老夫人來,亦嬋有了歸宿,彭家更不會管底下的姑娘。

說起亦婉,彭氏難得有些訕訕。急中生智,彭氏套用了嫂子陸氏的話,“兒媳是看亦婉乖順,想多留她在身邊兩年。”陸氏說這話是有底氣給亦安找個好婆家,不知道彭氏說出這番話,她的底氣在哪裡?

顧老夫人也不戳破,隻道,“既你有了打算,我便放心了。”顧老夫人也是想敲打敲打兒媳,麵上做得彆太難看。縱然亦婉後麵過得好,想要孝敬生母,難道還能繞過你這個嫡母去?不過平日裡給置辦些衣裳首飾而已,怎麼到這些地方反倒不靈光了?

彭氏不是不明白,她卻是沒想過讓庶子、庶女孝敬自己的。即使禮法在這裡,她也不稀罕那點孝敬。不禁著讀書識字,又管了吃住,還各請先生教導,彭氏自覺做得不算差。她是不求庶子、庶女回報的,平日裡當然不會多麼儘心。她的親生子女在那裡,若是養老,也是尋親兒子、親閨女。便是日後真有一日落魄了,也絕不登庶子的門。

顧老夫人不知道彭氏心裡想的什麼,見三兒媳有些明白過來,便打發她先回去。亦婉年初及笄,再過幾個月也才十六,到時候隻說家裡疼愛,晚上兩年出嫁也是一樣的。

時下女子婚嫁,大多在十八十九之間,顧老夫人想著在十八之前給四孫女定下婚事便可。顧老夫人一向身子康健,丈夫也沒有什麼不好,撐上幾年還是可以的。

至於大房姑娘,自有大兒媳操心。顧老夫人不擔心大房姑娘沒著落,所慮者,也隻有亦真和三房餘下的幾個姑娘。

幸而亦謹、亦柔如今年還小,慢慢相看也來得及。不然這些姑娘聚到一起,真個兒能把人愁死。

日子一晃,便到了尚仁成親的時候。

翰林院掌院學士,也就是尚仁的親舅舅,爽快地給侄子批了婚假。翰林院現在沒有什麼大項目忙,不必抓尚仁這一個壯丁。

官員婚假該有三個月,不過實際能放多久,是要看現實情況的。

比如尚仁親爹,也就是亦安父親白成文,他也該有一個月的假期。不過現在禮部尚

書宋老大人年邁,又想致仕,聖人許他在京調養,很多職事便落到他這個左侍郎身上。所以白成文的假期,也隻有區區五日。自兒子成婚前一日,放到兒媳回門後一日。

九月二十六,這一日天氣晴朗,預示著是個成婚的吉日。白成文特意請了欽天監監正測算過的,風和日麗,再不會出差錯的。

事實證明欽天監監正測算的吉日很準,這一天既不刮風,也不下雨。尚仁的婚事順順當當,沒出任何幺蛾子。

亦安姐妹幾人這一日也穿戴一新,圖個好彩頭。

尚惠和亦順年紀小,穿了彩衣坐在婚床上,充當金童玉女。

張家姑娘穿著嫁衣過門,亦寧領著亦安她們去新房看新娘子。

紅蓋頭遮著臉,張家姑娘看不清神色。這會子隻有姑娘們在,亦寧便小聲道,“嫂子要不要吃塊點心,我們帶了來。()”張家姑娘自出門子到現在,確是滴水未進。

亦寧幾人又是熱心姑娘,張家姑娘想著,便微微點點頭。亦寧便拿了點心,從蓋頭底下遞過去,親自喂給嫂子。

張元慧滿頭首飾,讓她自己拿著吃顯然不現實。

等吃完幾塊奶點心,亦安又端著杯子遞過去,這是熱牛乳,嫂子且喝一點潤潤嗓子。?()”因怕喝多了要如廁,亦安也隻敢倒了半杯多。

“多謝妹妹。”原本張元慧因出嫁而忐忑不安的心,在看到幾位小姑子如此好相處的時候,也不由放鬆了。

牛乳微甜,亦安特意用了花吸杯盛著,不會染了口脂。張元慧一挨唇,就歎亦安果然心細,又想起那一口一個的奶點心,心下更是慰貼。

眼看著嫂子吃了點心、喝了牛乳,亦安幾人略站了站,便出去了。

不多時,一輪又一輪的女眷過來看新娘子。

尚仁在外間陪著喝酒,他是新郎官,父、祖又皆是高位,便沒有人拉著死灌,最後也不過是雙頰微紅而已。

張元慧坐在婚房裡,想起出嫁前一天,母親交給自己的圖冊,臉上像火燒一樣。張夫人道,這是每個姑娘都要經曆的。女婿身邊又無通房,這些還不得女兒自己來?

殊不知陸氏也給兒子準備了避火圖,還是陸家祖上便傳下來的,做工極其精良。

尚仁還以為是什麼傳世孤本,在書房裡滿懷期待地打開,頓時臊了個滿臉通紅。

陸氏自然不會直白地告訴兒子那是什麼,隻說讓他拿回去細細研讀。偏尚仁以為這是母親給的新婚之禮,想了各種古籍珍本,愣是沒往秘戲圖上想。

過得一夜,亦安在給陸氏請安時再見嫂子,隻發現嫂子看兄長的眼神,眼底滿是繾綣柔情。!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