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機在空中平穩地飛行,客艙內的乘客有些在低聲交談,有些在閉目休息,有些則在用著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之類的電子設備。
坐在靠過道位置的向坤,則蓋著毯子,歪著腦袋,一副正在睡覺的模樣。
在他的右邊,中間位置坐著的是楊真兒,靠窗的位置則是唐寶娜,此時兩人正一起插著耳機,通過平板電腦看楊拙做出來的視頻。
而楊拙和他的女友小敏,坐在向坤他們的前排,在他們兩人的旁邊,是正和他們聊著多年前跟常彬一起去刺桐市找向坤時發生趣事的自成。
和他們三個隔了一個過道的,是張倩和楊婕。
張倩正歪著身子,腦袋靠在好友肩膀上睡覺,而楊婕則一臉無奈地拿著kindle看書。
他們自然都是受向坤之邀一塊去銅石鎮玩的,本來他是隻打算帶已經放寒假的楊拙和他女朋友一塊去的,研究研究怎麼拍接下來的視頻。結果唐寶娜知道後,表示他們公司的帳已經做完了,可以開始放假了,然後十分委婉地問“能不能一起去玩”,這他必須說“能”了。
唐寶娜要去,楊真兒知道後也要跟著一塊去,他們公司年底的財務工作主要有會計師事務所在做,不差她一個。
自成參加完婚禮後,也一直沒有回去,自然“順帶”一起去玩了。
楊婕則是被張倩拉著一起。
向坤這時候自然不是真的睡著了,他此時正進入了暫時摒除正常感官能力的“超感狀態”中,用那特殊的感知模式,在機艙內“遊蕩”。
這次飲血後,他感到自己在“超感狀態”下的感知清晰度又有提高,所能夠查知的信息量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單次進入“超感狀態”的極限時間,也同樣長了很多。
他這時候進入“超感狀態”,並不是為了要進行什麼有目的性的探查,真的要探查什麼直接的信息,他本身聽覺、嗅覺的感官,足夠他對這飛機上的情況進行感知了,得到的信息可比“超感狀態”下的“直接”和清楚多了。
主要是在“正巡航飛行的飛機上”這種環境下,他進入“超感狀態”,可以更少地受到周圍各種音素的影響、乾擾,把感知區域限製在這架飛機上,有一個清晰的“界線”,而且空間區域內的人或物短時間內不會有明顯變更,能讓他更方便地在脫離“超感狀態”後進行幾種感官信息的對照。
在“超感狀態”下,向坤著重觀察著身邊的兩個特殊感官信息集中區的變化,因為他很清楚,這兩個信息集中區,其實就是代表著楊真兒和唐寶娜兩個人,而且主要是大腦部位的變化。
他切換了多個感知範圍,在這個範圍內,她們手中的平板電腦以及周邊其他的電子設備的信息變化反饋是最小的,而她們自身的信息變化反饋最大。
細細感知、分辨、分析著那些變化著的信息,和記憶中以前在“超感狀態”下感知到的類似感知信息做對比,向坤猜測:
這些或許就是大腦活動某種表現形式?
向坤發現,他無法從這些感知信息的變化中知道楊真兒和唐寶娜具體在想什麼內容,但卻可以在心裡明悟她們倆此時的心情,很顯然在看著的視頻,讓她們產生了很歡樂的情緒。
向坤在想,他能夠通過“情緒注入”物品感知到附近人情緒的能力,其根本上,或許就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解讀。
平日裡,他通過那個能力來感知其他人的情緒,就像一個在使用應用軟件的用戶一樣。
而現在,直接麵對這些信息,就像是在看著二進製的代碼,甚至更進一步進入微觀世界看著cpu和其他集成電路內部晶體管在工作時的情況。
向坤的意識在整架飛機上不停地“遊走”著,不時地從“超感狀態”中脫離,休息一會,再重新進入。利用兩種狀態下某些確定的東西的參照,來錨定方位,清楚知道自己感知的信息在正常狀態下的來源。
很顯然,死物要比活物好“理解”得多。
就像這架波音737,在他事先就已經有查看過許多資料了解,又刻意地用正常感官觀察過的前提下,進入“超感狀態”後,他摸清各個電子部件的工作狀態,渦扇發動機的工作狀況,甚至完全可以不受乾擾,深入到極微觀的層麵去“觀察”。
在能夠知道自己所感知到的信息是什麼具體意義後,“超感狀態”下的向坤,很容易就能對一件設備的工作情況有非常清晰和細致的了解。
這種感覺,在脫離“超感狀態”後依然還會存在,有點類似於之前他和建立了“超感聯係”的物品之間,那種如臂使指的了解。
當然,從程度上來說,肯定是有不小差彆。
他覺得,這或許也是“超感聯係”的實際實現方法和原理。在“超感狀態”下觀測那些建立了“超感聯係”的物品時,那些信息反饋,也從側麵一定程度上驗證了這個猜測。
不過這並不是說他直接通過“超感狀態”進行過一通感知,就可以直接學會開這飛機開得比所有飛行員都溜,開飛機畢竟和扔硬幣、扔紙飛機不是一個層麵的事情。
在感覺到恢複“超感狀態”疲憊的速度變慢了很多後,向坤便停下了這種感知判定。
不過他沒有睜開眼“醒來”,而是去感知他放在上方行李架內、行李箱中的十二個小黃人木雕。
按照正常情況,他隻能同時感應到一個小黃人木雕。
而以那木雕與周圍人之間的重重阻隔和距離,也不可能給他反饋到任何情緒,更不用說反過來通過木雕本身去影響其他人了。
但這次飲血後,向坤在明確感覺到自己某些方麵的能力有大幅提升後,便通過微信,主動引導著小蘋果用“寄物感知”的方法,通過她手裡那個小黃人木雕做跳板,感知到向坤這裡的十二個小黃人,像和那“八臂八眼木雕”一樣,建立了聯係。
以前,向坤同一時間,隻能同時感應一件“情緒注入”物品,所以他的“十二黃人陣”從誕生開始就沒有能真正使用過。
而現在,所有被小蘋果建立了聯係的“情緒注入”物品,他都可以同時感應。
因為這些物品,相比起以前,都有了一定的“主觀能動性”,擁有了主動“迎合”的屬性。
就好像,以前向坤推著輛手推車,裡麵放滿了各種屬於他的物品,當他需要的時候,因為一手要扶著手推車,隻能用一隻手來拿東西,所以一次隻能拿一件,放下一件後才能拿另一件。
但後來,手推車裡放進了一個購物籃,他將東西放到購物籃裡後,就可以直接通過提起購物籃,來提起好幾件東西。
小蘋果仿佛給這些“情緒注入”物品,在原本的基礎上,又建立了一層相互之間的特殊聯係。
所以現在,他可以同時感應那十二個以“歡樂”情緒進行“情緒注入”的小黃人木雕。
而不出所料,即便此時正在行李架上,即便被放在行李箱中,向坤依然感知到了非常清晰情緒反饋,而且是同時多個。
向坤細細感知著這些情緒,試圖從中分辨出自己所認識、熟悉的人的情緒。
從“十二黃人”距離最近的範圍內來判斷,除了張倩、楊婕外,其他同機的朋友都在範圍內。
然後他忽然發現,同時感知到的那些不同情緒,竟然在快速地同化,漸漸向同一類型的情緒轉變變得歡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