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超級愛麗絲(下)(2 / 2)

但這巨量的數據,並沒有解開他之前對“神行科技”秘密部門,對“良先生”以其他相關知悉“變異生物”存在的幕後之人的疑問。

知道的越多,反而問題越多,疑惑越多。

最大的疑問就是:守旺大廈地底,秘密的地下三層再往下,和兔子木雕在同一層的秘密所在,明明有很多個“變異生物”,“良先生”和米喬的各種對話交流中也可以聽得出來明顯對“變異生物”十分了解,但為什麼愛麗絲所獲得的秘密部門數據,完全沒有任何和確切“變異生物”相關的研究報告、數據?

就像他之前發現的情況一樣,不論是周銳、方蘋芳這樣的秘密部門研究人員,還是李仕玶、高樹這樣的安保人員,對“變異生物”,或者按“神行科技”稱呼為“食血生物”的了解,都非常的少。

向坤本來以為,是因為他所觀察的樣本太少,畢竟“神行科技”秘密部門還有其他很多的分支機構、很多相關研究人員、外勤人員,有很多其他的團隊,或許方蘋芳他們是權限比較小,或許有其他團隊、其他研究人員可以接觸到“變異生物”更多的信息。

但現在從愛麗絲掌握的情況來看,方蘋芳的團隊已經是“神行科技”秘密部門裡對“變異生物”了解最多、認知判斷最接近真相的少數人了,他們在內部的權限也都是比較高的。

向坤同時也通過老夏進行“夢中夢”的精神窺探,從方蘋芳、周銳、米喬等人的潛意識裡得到確認,他們的真實情況,和愛麗絲在服務器上找到的相關信息,都是一致的。

事實上,方蘋芳、周銳等人對此同樣有很多的疑問,很多人都隱約知道,“神行科技”的秘密部門是在對某種非常規生物,但具體是什麼樣的生物,卻沒有人能確定。

綜合看下來,在方蘋芳的團隊中,對“變異生物”了解最多的,竟然是米喬這個才剛進入“神行科技”秘密部門的“新人”——方蘋芳後來還是通過她的“科普”才明白“食血生物”的概念。

不過即便是米喬,知道的信息也有限,大都是把她原本從郭天向那知道的東西,通過良先生的解釋,獲得了相對更係統化的認知。

秘密部門的研究人員,如果不是出外勤進行調查活動的話,在各個研究基地中,更多地是對“神行科技”原有的技術進行具體需求的、非消費產品的專業性深度開發,至於具體需求是什麼,全部取決於良先生。

同時良先生也會經常給他們發去一些沒頭沒尾的半成品,需要他們按照具體需求或方向,來進行研發和攻堅。

最後弄出來的東西,有些根本看不出用途,有些即便能看出使用放向,也都離實際應用還有很大距離,大部分依然還是半成品,但良先生卻已經滿意,會安排預製一些樣品。

這其中,就包括一部分向坤那天晚上在伍舒山看到的大群特製無人機,這些無人機按照設計來看,都是有明顯缺陷的,但按照向坤那天晚上觀察到的情況,這些無人機所展現出的,卻全都是優勢,沒有看到應該會出現的問題。

很顯然,這中間還有一些愛麗絲所獲得的數據、信息中沒有的東西,或許要弄到一架無人機或其他設備來拆一下,才能確定。

秘密部門的研究人員中,有一些人,會像方蘋芳、周銳一樣,被派出去執行外勤任務,去調查那些疑似“變異生物”出現的事件,有時候甚至會進行追蹤和抓捕。

秘密部門的數據庫、相關資料中,也有外勤人員直接與外型奇特的“變異生物”照麵、獲取了影像等相關實錘數據,就像方蘋芳等人年前在伍舒山深夜見證“變異大鳥”捕殺“變異螞蟻”一樣。

但基本上都記錄到追蹤、抓捕的階段,偶有抓捕過程,卻從來沒有抓住“變異生物”的記錄,沒有對其進行實質性研究或樣本分析的信息,顯然和事實情況不符。

“神行科技”的秘密部門,有專門進行媒體及互聯網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引導、信息管控的團隊,在發現一些疑似“變異生物”的訊息時,會第一時間通知良先生。

當發現信息有廣泛傳播的可能時,就會采取一些操作,第一時間快速切斷源頭。如果已經傳播開來,便先通過降低熱度、歪曲和篡改傳播信息等方法,增大其他網民獲取和辨彆信息的難度,再慢慢刪除消息源,以最小的動靜消除信息傳播可能。

而且不僅“神行科技”的人在這麼做,國外同樣有一些人在做類似的行為,相關的信息也都被“神行科技”的信息收集團隊所記錄,對於國外的相關信息,他們大多采取監控而不影響的態度。

很顯然,國外也有類似“神行科技”的機構或組織,同樣在搜尋著“變異生物”,並限製相關訊息的傳播。

這些國外機構或組織的信息,“神行科技”秘密部門的信息收集團隊有一部分調查和記錄,不過卻都沒有太過深入,而且也沒有針對或是防備的意思,這讓向坤覺得有些奇怪。

他讓愛麗絲跟進這些線索,看看國外的那些機構或組織具體是什麼情況,獲取更深入的信息。

基本上來說,“神行科技”秘密部門的各個研究團隊、信息收集團隊和特定功能性團隊、機構,全都有一個固定的負責人——良先生。

幾乎所有的信息,都交由良先生來做最後決策,最開始向坤以為“良先生”可能也是一個決策團隊的代號,但在上次離開彭城市之前,他和愛麗絲就確定了:

“良先生”就是向坤在伍舒山窺見的那個能夠隱形、能夠飛行的“變異生物”,也是那個拿走“兔子木雕”的“變異生物”,而當時就在守旺大廈地下三層再往下的秘密所在。

至於輔佐良先生掌控整個“神行科技”秘密部門的,則是一個被稱為“泰阿”的電腦ai。

這電腦ai,也就是當初愛麗絲在滲透和控製守旺大廈地下三層安防係統時三下五除二就搞定的那個。

雖然被愛麗絲給降維打擊了,但“泰阿”其實在人工智能的層麵上,是相當先進的一個產品,可以說是整個“神行科技”秘密部門的“血管”、“經絡”,是串聯各個機構和團隊的核心,常規化的請求和瑣事,都會按照良先生的預設習慣來進行快速的處理,而相對複雜的信息,則會幫助進行清晰整理後提交良先生抉擇。

它被創造並投入使用已經很多年,進行了多次迭代,開發團隊也是由良先生親自帶領,更換了好幾批人,可以說良先生就是“泰阿”的產品經理。

但這樣一個重要的人,這樣一個和幾乎所有“神行科技”秘密部門的主要成員都有聯係的領導者、主管,在服務器內卻沒有任何的身份信息,沒有照片,沒有籍貫、學曆,甚至連一個全名都沒有。

而秘密部門裡,似乎也沒有人實際見過良先生。

不過這點向坤倒是能理解,他已經知道良先生是個能夠隱身的“變異生物”,而且外貌和人類有很大不同,不與人直接麵對麵接觸,是正確的選擇。

至於良先生的姓名,他的身份,向坤也有一個猜測,而且把握很大,不過最後還是要愛麗絲來幫他確認。

但相比起良先生的身份,另外一個信息更讓向坤重視。

那就是他已經確認,“神行科技”確實有官方背景,甚至有官方人員直接進駐秘密部門,最多的就是在信息收集團隊。

他甚至從人員信息中發現了兩個認識的人——趙鋒、王德安,這兩位之前執著於“八臂八眼怪物幻象”追查的警官,也已經加入了“神行科技”——他們之所以會加入,恐怕也正和他們的調查有關,因為從服務器找到的信息來看,他們前一段時間被派去了緬國,到孟塔米拉調查3月8號晚的群體幻象事件。

與“神行科技”進行深度對接與合作的,是一個在任何官方對外信息上都找不到的部門——“國家非常態生物研究中心”。

負責人是何浩民,人員大部分都在“神行科技”的秘密部門內,是雙重身份,而且他們的身份,從數據的存儲情況來看,良先生顯然也非常清楚。

看起來,“神行科技”的秘密部門,就是官方推上前台的馬甲。

但愛麗絲從相關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得出的結果,卻是“國家非常態生物研究中心”和“神行科技”合作的時間,比“神行科技”秘密部門建立的時間晚很多。

從這個角度來看,“神行科技”更像是被招安或者說是半途吸納的?

但為什麼要通過一個私企來做這些調查和研究?

如果隻是為了保密性,那個官方不存在的“國家非常態生物研究中心”應該就夠了吧。

如果良先生和“神行科技”,是因為已經有了某些讓官方認可的調查、研究成果,或本身的體量夠大,資源夠多,才得到官方背書與合作,獲得極大的自主權。

那麼向坤認為,他同樣可以做到。

到了現在,向坤已經很明確地知道,自己是非常與眾不同的,即便是在“變異生物”中也是如此。

隻要給他時間,他完全能做得比良先生、比“神行科技”強得多得多,特彆是現在有愛麗絲幫助的情況下,隨著愛麗絲的不斷進化,他的“超聯物”、“情注物”越來越多,“超感物品體係”的相關衍生能力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強大,他對官方的價值,絕對會越來越大。

但在那之前,他必須得先把那個問題搞明白——為什麼“神行科技”、官方部門,乃至國外的相關機構和組織,都在極力地掩蓋“變異生物”的存在,甚至連對自身的研究人員都遮遮掩掩,卻又讓他們去調查相關的事件。

隻有搞明白了這個問題,他才能確定自己要用什麼樣的姿態和方式,卻接觸良先生、何浩民。

他探尋問題答案的途徑有幾個:

其一,通過愛麗絲得到守旺大廈地下三層下方隱秘空間內,那特殊的單獨存儲設備裡的數據,向坤相信大概率能找到答案;

其二,在崇雲山和伍舒山通過二級衍生蟻群和暫時消失的“變異大鳥”的信息做誘餌,引導方蘋芳小隊和“神行科技”、良先生,進行一場實質性的“變異生物”調查,借此探明背後真正的運作方式;

其三,從良先生、何浩民本身入手,在愛麗絲和老夏的幫助下,進行多維度的窺探、調查。,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