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海南房地產公司開始逐步進入2期銷售計劃的時候,段雲則乘坐飛機,返回到了深圳。
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麵是因為海南房地產公司已經開始按照段雲規劃的路線有計劃,有組織的離場,不再需要自己親自坐鎮海南。
另外一方麵就是,關於天音集團參與中國第2代軍車競標的事情。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天音集團成為了建國以來,第1個參與軍用汽車招標的民營企業,這絕對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而段雲本身對於這件事也是非常的重視。
去年7月份的時候,國防部和國家部委就已經向國內的幾個重點軍工汽車企業下達了一個通知,並且在BJ專門開了一個招標會,要求各個參與招標的企業限定在明年3月份之前,拿出一份新的軍車設計方案出來,並且做出2~3輛的樣車,到時候會組織相關方麵的專家,對這些設計方案進行層層的檢驗和考核,然後挑選出各方麵指標最為優秀車輛進行定型批量生產。
按照之前段雲從保利公司那邊得知的消息,在未來的3~5年內,國家將會逐漸替代將近10萬輛五六十年代從蘇聯進口的汽車以及國產軍車,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訂單。
另外相比於普通民用汽車,軍用汽車的各項指標要求都非常高,相對來說采購價格也比普通民用汽車高很多,所以10萬輛軍用車,無論從數量還是利潤上來說,都是一塊超級蛋糕,哪家企業能能夠中標,就意味著在今後的數年之內,將會成為中國汽車企業的絕對霸主,這一點毋庸置疑。
在第2代軍車的招標中,所有車型被劃分成了0.5T,1.5T,3.5T,5T和7t以及12T6個噸級的基礎型車,而在這其中12T重型卡車可以說是中國汽車產業的軟肋,以當前國內引進了最為先進的斯太爾重型汽車來說,還是無法達到部隊第2代軍車的采購要求。
至於說其他的。中卡輕卡和中重卡車,這是東風和解放兩大汽車軍企的蛋糕,隻要這兩家企業能夠拿出合適的方案,段雲根本沒有機會中標。
而在重型卡車方麵,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公司生產的重型卡車技術實力薄弱,最為有名的4家企業分彆是濟南重汽,陝西汽車製造廠,四川汽車製造廠(後來的上汽依維柯紅岩)以及河北長征汽車製造廠(太托拉),而這幾家企業生產的重型卡車質量很差,和國際先進卡車技術差距巨大,這也一直是中國卡車產業的軟肋所在。
段雲之前也從來沒有設計生產重型卡車的經驗,但他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它的研發部門有大量前蘇聯汽車工程師,以及即將從沃爾沃引進的重型卡車生產線。
在目前來華工作的將近500名前蘇聯技術工程師中,有1/3的專家從事的是汽車產業的研發,並且分彆就職於白俄羅斯明斯克汽車廠,烏裡揚諾夫汽車廠,烏拉爾汽車廠,高爾基汽車廠,伏龍芝汽車裝配廠,李沃夫氣場以及克裡米尼楚格汽車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