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平時,現在的段雲更喜歡出門應酬,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工作和社交方麵,日子過得平淡而充實。
而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還沒有完全從離婚的事情走出來,現如今程清妍一直在海南處理剩下的事情,偌大的彆墅已經沒有了半點往日家的溫馨,房子雖然很大很豪華,然而對段雲來說,那裡隻是個睡覺的地方,僅此而已。
時間一晃來到了11月,段雲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目前DVD的開發已經迎來了重大突破,科研人員已經按照段雲提出的方案,成功的編寫出來了DVD的核心編碼程序,同時相關的DVD機芯解碼芯片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台DVD整機的核心技術包括機芯、解碼芯片和設計係統集成控製軟件三大部分,其中,設計係統集成控製軟件至為關鍵。
前世90年代中後期的時候,中國不掌握這些核心技術,每賣一台VCD、DVD,都要向國外廠家支付25美元以上的專利費,並且無法通過核心技術的不斷升級來占領市場製高點從根本上降低成本。
而段雲。這次是將全部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
說起來,在前世的時候,從1994年下半年提出DVD的初步規格,到1996年年初DVD樣機的出現,前後隻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其發展速度可謂非常之快。
1994年12月16日,大名鼎鼎的索尼公司和飛利浦公司(Philips)率先發布了“單麵雙層12cm(5.25英寸)高密度多媒體CD的格式與技術指標”,簡稱多媒體光盤係統(MMCD: Multi Media pact Disc),可以說這是第一個準DVD技術規格。
而段雲把這個時間整整提前了兩年,如果能在明年年初的時候做出樣機,那麼就能把這個進程整整提前三年。
之所以DVD的研發如此順利,當然離不開段雲前世的時候掌握的技術,另外就是之前錄像機的生產, VCD的研發,已經讓天音的研發團隊有了豐富而強大的影音產品研發經驗,正是因為這幾方麵的因素,才使得DVD以如此快的速度就取得了突破。
這讓段雲多少有些感慨,要知道在80年代他第1次去日本參觀東芝研發中心的時候,被那裡驚人的研發規模和團隊所震撼,而與此同時,他在深圳的研發中心也隻有那5個退休教授,以及10多名剛剛招聘過來的應屆大學生,和當時東芝電子部2000多人的研發團隊,且團隊成員多為日本名牌大學畢業生和有的豐富經驗的海歸工程師相比,顯得那麼弱小和無力。
但是現如今,經過這些年不斷的投入和發展,雖然依然比不上國際知名跨國公司的研發團隊,但至少來說已經沒有那麼懸殊的差距,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稱得上是優秀。
而且單從這次DVD的開發,就能夠看出,天音集團的研發實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可以和國際知名的科技公司有了扳手腕的能力。
DVD這幾個關鍵技術研發成功之後,段雲立刻開始了,申請國內和國外專利的事情。